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成为了国资委与中央企业在2005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就在2005年初,国资委公布了两批共62家中央企业的主业,并提出中央企业要从做强做大主业出发,对没有竞争的业务板块和资产加大分离的力度。
至此,随着政策的推进,国资委“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改革进程已经推进到一半,而这个时期正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就在很多改制中的企业纷纷要求股权激励政策的时候,中石油主业明显沿着做强做精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辅业改制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而就在前些日子,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上,中石油作为主辅分离的典型被点名表扬。
这个昔日的大型国企已经成为这场运动中日渐清晰的典型代表。从一只身躯庞大又负重累累的大象到舞蹈家,让我们追寻它改制当中的一些经验。
“国家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面的政策、思路都是清晰的,只不过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细节上的问题,尤其是在牵扯到一些相关利益的时候,政策的推进就会缓慢。”
——劳动关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到了?
廊坊市金光道22号,一片金色掩映下的白色楼群,此时,张华(化名)正站在三楼的窗前思考其在马上到来的冬天里又要经受的一场巨大挑战。
十年前,也是同样的季节,张华刚刚接受完入职培训,他就被分配到了这里,成为中石油下属三级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事实上,当时的单位全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理勘察设计院,是事业编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司。那时的他,真的很高兴:“终于进了‘油老大’的编制,终身有了保障。”
猜你也喜欢:企业信息化:像伏明霞那样跳水(跳水,体育,训练,清华大学,中国) 很
企业信息化:像伏明霞那样跳水(跳水,体育,训练,清华大学,中国) 很多人都不知道,尽管中国的跳水成绩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其科研水平却与世界领先的地位不相符。当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纷纷开展跳水方面的科学研究时,中国对跳水的科学研究依然非常不足,以至于造成了跳水训练中科技含量较低的现象。有人认为,这甚至已经开始危及中国跳水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伏明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她获得世界冠军后,关于她的成长历程却很难做出系统的、数据化的总结,教练无法从培养她的过程中获得准确的经验。连跳水都如此,中国其他的竞技体育项目也同样缺乏科研。
在体育教育家马约翰的倡导下,清华大学非常关注体育教学,加大了对竞技体育的投入,组建了6支高水平运动队。这些运动员与专业选手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不能放弃文化课的学习,所以如何在训练时间偏少的情况下保证“学生队”的训练效果,让他们能够与专业队相抗衡,甚至能参与奥运会比赛,这些都成为了清华运动队需要解决的问题。
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的陈小平副教授给出了他的解答:“只有通过增加训练中的科技含量,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益。”从2000年引入体育科研之后,仅清华跳水队就产生了5名健将选手。这一成绩的诞生与优秀的教练队伍密不可分,同时也有科研辅助训练的一份功劳。
不再只凭感觉
1997年,在书记陈希的倡导下,清华大学引进了8名体育科研方面的博士,并在2000年年底组织起了多学科竞技体育研究小组,集结了包括体育、电子、自动化、精密仪器和力学等院系中的12名教师以及2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这里,几个专业的师生分工合作:力学系主要从事建模方面的理论分析,从基础上为课题提供技术支持;自动化和电子系则负责图像处理和智能控制;精仪系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现在,清华体育科研部以跳板项目入手,希望日后将科研成果推广到更多的运动项目中去。在跳板这一研究课题中,有3个系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即信息检测与快速反馈系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跳板模拟仿真系统。 猜你更喜欢:动物的生死观(尸体,大象,同类,也会,黑猩猩)
动物的生死观
动物的生死观(尸体,大象,同类,也会,黑猩猩)
动物的生死观 [文/孔令龙]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动物尽管仍在茹毛饮血,但对死亡有着不输于人类的理解,它们的死亡观让人类震撼。
难舍遗体:期待奇迹出现
没人知道大猩猩贾纳的脑中或是心里到底充斥着一种怎样的情绪,但动物学家能肯定的是,在野生的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猿类和猴类母亲遇到幼子夭折的情况,都会出现类似贾纳的反应:把幼子紧紧抱在胸前,就像它们仍活着一样照顾有加。在其后的几天甚至几周里,母亲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幼子的尸体,并对那些试图夺走尸体的威胁进行反击。这就像人类的一些行为,随意动亡者的尸体,也会触犯很多人的忌讳。
关于贾纳难以放弃孩子尸体的原因,科学家认为它还一直希望那个小身体忽然醒来。所以即使小猩猩真的死了也不肯撒手,期望奇迹来临。
对于大猩猩来说,从受精卵到呱呱坠地,小生命在子宫中要待295天,出生后夭折率很高,所以母猩猩每隔6~8年才能成功抚养一只小猩猩,这种丧子因此更具悲剧性。
保存遗骨:缅怀同类
在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人们认为大象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能预知自己的死期,濒死前便自行前往“大象陵园”。那里很早就有这样的传说:大象族群非常团结,野生大象都有自己的家族墓地。如有半路死去的大象,其他同类遇到遗骸后也会帮助保存下来,用长长的鼻子将死者卷到墓地。不仅如此,活着的大象还经常跑到墓地里对着死去的大象的白骨进行“缅怀”。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麦克科姆博士表示:“大象是非常特殊的动物,在路上发现一个死去很长时间的同类,甚至内脏都已经被鬣狗吃掉,或者只留下一地白骨,它们也会变得紧张狂躁起来。象群经常会紧紧地挤在一起,走向同伴的尸体,显得非常谨慎。它们用鼻子接触整个尸体,像吸尘器一样嗅上面的气味,如果发现象牙,它们会用鼻子将其卷起带走。”
清理遗骸:以防传染
鼹鼠生活在高度社会化的地下世界中,它们挖掘的通道四通八达,宛如一座迷宫。如果它们在地下隧道中遇到一具同类的尸体,会立即将其拖拽到地底世界的“公墓”隧道中。
如果“公墓”已被堆满,按照美国科内尔大学保罗·谢尔曼博士的说法,“鼹鼠会用土将整个‘公墓’隧道牢牢填充,然后挖掘出一条新的‘公墓’隧道,而它们这么做可能是出于卫生方面的原因。”
像蜜蜂或者蚂蚁这类群居的昆虫,会把有关处理同类尸体的事项考虑得非常周到,有“专虫”负责从事这方面工作。这些“专虫”会在几分钟内抛弃那些尸体,将它们扔到不会影响到蜂巢或蚁穴的安全范围之外,有的还会用沙土和青苔把尸体掩埋起来,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传染性疾病在虫际的大规模传播。
看破生死:冷静接受大限
生物学家认为,在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动物的很多行为都说明它们至少模模糊糊地知道死亡的可怕之处,生死大限以一种压倒性的力量统治着它们,它们对此却无可奈何。而这种生死观上的无力感看上去与人类原始哲学的起源何其相似。
据观察,绝大多数成年黑猩猩对其他成年同类的死亡并不会表现得多愁善感。而且,黑猩猩的社会中有条规则,就是年老或体弱的个体会离开整个种群,独自进入森林深处迎接死亡。而那些在种群中死去的黑猩猩通常会躺在另外一些成年同类的身边离世,这些同伴“有时候会去确认一下死者是不是真死了,有时也会不理不睬”。
独自默默走向死亡,或是淡然面对同类的离去,在黑猩猩的死亡观里,当永别真的来临的时候,这就是最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