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思念?”日月星辰,山川大河,都是那人,无可躲。
“可否具体点?”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可否再具体点?”是夏天的荷花开了,只是再也没有一起赏荷的人。
从“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谁又解其中味呢?
——对芸娘又爱又怜的古典君
1
这几年,《浮生六记》一直很红。
众人都说,这本书里
有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芸娘。
她温婉秀丽、懂诗书,
同时也爱吃臭豆腐;
她情趣高雅、懂生活,
做梅花盒的餐具,用活花作屏风;
她女扮男装,和丈夫一起外出游玩;
她眼中无贵贱,
与烟花之地的女子也能义结金兰;
丈夫的朋友来了,她拔钗沽酒;
家中无余钱,她还能刺绣挣钱养家
……
同样是柴米油盐,
她把日子过得如诗如画;
同样是红尘俗世,
她和丈夫沈复活成了“烟火神仙”。
然而,很少有人会提及“后来呢”。
后来,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很可惜,那是童话。
后来,他们也走到了中年,
“生、老、病、死、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还是免不了要尝一遍,
这才是不得不去面对的人生。
“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十三岁时,沈复对芸娘一见倾心,
因为怕芸娘身体不好、命不久长,
早早打定主意请母亲为二人订婚。
“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
五年后新婚之夜,二人共进喜宴。
沈复让芸娘先吃,芸娘推辞,
称自己吃素,已经好几年。
沈复算了算日子,明白了
芸娘这是因为他当初出痘
祷告祈福而留下的习惯。
作为新嫁娘,芸娘开始比较拘谨,
沈复就想尽办法逗她。
院子里遇见,
他会拉着她的手问“何处去”。
她与人相谈,
他会毫不避讳地挤着坐在她身边。
他带她女扮男装看庙会,
他带她游太湖开眼界。
他们一起在七夕许愿,刻下两枚图章
写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
海底月是天上月,
眼前人是心上人。
年少的时候,
谁不渴望并笃信相守一生的爱情呢?
那时,我们以为爱情可以超越一切;
那时,我们还不明白,
爱情,不是全部,
生活,更不是两个人的事。
2
和大多数中国传统家庭一样,
沈复与芸娘的婚后生活,
同样有着婆媳问题。
但最开始,婆媳两人相处还是很融洽的。
沈复的弟弟结婚少了珠花,
芸娘就拿出了自己的。
芸娘想外出游玩散心,
婆婆也都会应允。
事情是怎样发生改变的呢?
沈复跟着父亲到他乡做幕僚谋生,
芸娘和婆婆留在苏州老家。
沈复的父亲见芸娘能够识文断字,
就把写家书的任务交给了她。
开始时还好,时间长了
不知怎么就出了些闲言碎语,
婆婆觉得这肯定
是芸娘在信里说了不该说的,
就不让她写了。
公公一见后面的家书不是芸娘写的,
脸色也不太好,问沈复:
“是不是你媳妇不愿意写?”
两口子又不能明说是自己妈不让,
里外不是人。
更让人无语是,
沈复他爹在外地颇感寂寞,
就暗示沈复给他找个知冷知热的人。
结果沈复转手交给芸娘,
让她一手操办。
人带回家里时,
芸娘不敢告诉婆婆,
谎称是邻家来看望她的姑娘。
等公公派人来接,
终于还是纸不包不火。
“不是说邻居家来玩的?
怎么成了老爷的妾了呢?”
婆婆很生气,对芸娘更加不待见。
再后来,沈复的弟弟借了别人钱不还,
芸娘因做了担保,
写信给沈复让想想办法。
不料,信被公公看到,
问小叔子这是怎么回事。
沈复弟弟装无辜,
反诬是芸娘自己借债还诽谤他。
沈复他爹大怒,
直接命人将芸娘赶出沈家。
像不像那个努力着讨好别人,
却始终不得其法的自己。
人到中年,不得不去小心处理人际关系,
关心的少了,别人说你冷漠,
关心的多了,别人又嫌你事太多,
委屈自己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却还是免不了被怨,被讨厌。
累,是真心累。
3
《浮生六记》里,最让人痛心的画面
莫过于芸娘与子女分别之时。
那时,芸娘缠绵床榻许久,
因为付不起医药费,
甚至都已停药。
而沈复又轻信了朋友,
朋友借钱跑掉,
做了担保人的他
被人追债堵在家门口。
实在是没办法,
只能远走他乡去躲债。
临走前是五更天,
儿子还在睡,
稍大一点的女儿和他们一起吃了粥。
正待出发,儿子突然醒来,问:
“母亲这是要去哪里?”
芸娘告诉他,“出门寻医”。
儿子不信:“为什么起这么早?”
芸娘说:“因为路太远。
你与姐姐先待在家,
我和你父亲过几日便回来。”
不料,儿子大哭起来:
“母亲这是再也不回来了!”
沈复和芸娘听得是心如刀绞,
一句解释的话都说不出,
只能小声说着“别哭,别哭”。
而这一别,芸娘与自己的孩子
竟也真的再没有了相见之期。
她的女儿,给人做了童养媳;
她的儿子,小小年纪外出当学徒、学做生意;
她自己,病情反复,
一年后在他乡撒手人寰。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不到中年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穷。
一家老小的生活,
一个意外,一场病,
经不起一点折腾。
4
很讽刺的一个现实:
只有谋生,没有生活,那很可怕。
只有生活,没有谋生,那也可怕。
曾经,沈复标榜
“慷慨豪爽、风流蕴藉、
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不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
他喜欢夜聊对诗,芸娘就陪着他,
每每聊到“烛烬月沉”;
他喜欢俭省而雅洁,芸娘就处处寻思:
给小帽领袜织个边角,
给酒具餐盘设计个花的形状,
没有栏杆,搭个竹帘,
荷花初放,茶叶中藏。
后来,两人日常开支难以为继,
芸娘的病愈发严重,
他们只能靠人接济。
有次,他到八九十里之外去借钱,
为省下一点,车都舍不得雇,
带着干粮,徒步出发,
一直走到五更天,
在一个五尺高的土地祠打了会盹。
“移小石香炉于旁,
以身探之,仅容半体。
以风帽反戴掩面,
坐半身于中,出膝于外,
闭目静听,微风萧萧而已。”
土地祠很小,
只能容下半个身子,
那时不过农历二月,天尚寒,
他就用帽子反过来遮着脸,
整个身子缩着,坐靠在里边,
腿和脚都露在外面。
钱是借到了,
但芸娘自觉已病入膏肓,
不让沈复再花这冤枉钱,
于是,一点点油尽灯枯。
“孤灯一盏,举目无亲,
两手空拳,寸心欲碎”
曾经风流蕴藉的沈复
人到中年,妻亡子散,
惨,是真的惨。
5
喜欢芸娘的人,
谁不曾讨厌过沈复呢?
芸娘爱沈复,所以无悔,
甚至临死都在说着“来生”。
作为局外人的我们,
却免不了意难平。
但凡他自立一点,
芸娘又何至于为了生活殚精竭虑、处处周旋,
不仅没钱看病,还要在病中刺绣养家,
身体生生拖垮。
但凡他世故精明一点,
怎会让妻子与父母的矛盾越来越大
以至于被赶出家;
怎会轻易相信人、屡屡受骗,
最后被债务逼得远走他乡,家破人亡。
但转念一想,年轻的时候,
大多数人不也是
总把三年五载的快乐错认为一生吗?
就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的: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
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爱,想吃,
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然后人到中年才明白: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人一天天老下去,
奢望也一天天消逝,
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生活之苦,人到中年后终究是无法避让。
但我们只能为之哀伤吗?
不,我们除了哀之,还可以鉴之:
沈复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既然生活仍要继续,
我们要收拾好心情,好好过日子,
要撑起风雨,要勇敢地走下去,
要生活,也要谋生。
毕竟,这世界需要诗意,更需要自立。
毕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sqZG6FU4OuXyjMlCTirrg猜你也喜欢:鱼在波涛下微笑(关系,你可以,如果你,都是,你自己)
鱼在波涛下微笑(关系,你可以,如果你,都是,你自己) 心在水中。水是什么呢?水就是关系。关系是什么呢?关系就是我们和万物之间密不可分的羁绊。它们如丝如缕百转千回,环绕着我们,滋润着我们,营养着我们,推动着我们。同时也制约着我们,捆绑着我们,束缚着我们,缠扰着我们。水太少了,心灵就会成为酷日下的撒哈拉。水太多了,堤坝溃塌,如同2005夏的新奥尔良,心也会淹得两眼翻白。
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在所有的关系之中,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最为重要。它是关系的总脐带。如果你处理不好和自我的关系,你的一生就不得安宁和幸福。你可以成功,但没有快乐。你可以有家庭,但缺乏温暖。你可以有孩子,但他难以交流。你可以姹紫嫣红宾朋满座,但却不曾有高山流水患难之交。
你会大声地埋怨这个世界,殊不知症结就在你自己身上。
你爱自己吗?如果你不爱自己,你怎么有能力去爱他人?爱自己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事情。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却需要一颗无畏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满的,爱一个不完满的自己是勇敢者的行为。
处理好了和自己的关系,你才有精力和智慧去研究你的人际关系,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如果你被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就像一个五内俱空的病人,哪里还有多余的热血去濡养他人!
在水中自由地遨游,闲暇的时候挣脱一切羁绊,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
文|毕淑敏 猜你更喜欢:馅饼(的人,教育,朋友,目的,我不)
这几年人们
馅饼(的人,教育,朋友,目的,我不)
这几年人们渐渐把对QQ和空间的宠爱转嫁到了微信身上,尽管QQ也增加的语音功效,尽管空间的功能比朋友圈还要多,可是挡不住这流行的趋势,犹如当年不知道谁设计的人人网偷菜游戏着实让一群明知无聊的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为什么,因为你身边的人都在玩,因为流行就是这样的,没有原因,你觉得无聊的游戏,你觉得难看的衣服,你觉得不该成为流行词的话语正渐渐地攻占着这个社会的主流,然后你也学着接受,学着融入,可是这终究不是你的style,你永远不会适应这样的环境。
然而,渐渐地随着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你很亲近的亲人都在这个圈子里因为一点点的利益来绑架你的感情时,你真的别无选择。
有时候,也许当他们开口让你关注某个陌生人的微信,当他们开口让你在你的朋友圈里发一些你根本不愿意发的广告,甚至当他们让你给某个陌生人发个红包的时候,你根本没法拒绝,因为别看这小小一件事情,拒绝有时候意味着绝交。
有时候我真的很想告诉他们,这个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里,这样做其实很危险的,可是这似乎是变相的拒绝,甚至对方会认为你在侮辱他的智商。我有时候想,我宁可送你你想要的东西,都不想在朋友圈里做这些事情。
今天,我的好朋友卢棍同样做了一件这样的事情,而在此之前我绝对想不到她会这样,她的性格不该是这种贪图小便宜的人,对方的条件是只要你让你的朋友加她的微信就会免费送一个玩具儿童小提琴,而所加的这些人只能是女性不能是男性,而且不能是微商。碍于我跟卢棍的关系,我还是极不情愿地加了她,结果我在她的朋友圈里看不到她是做什么生意的,换句话说,我不知道她这样白白的免费赠送加这么多的女性朋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她绝对是有目的的。我问卢棍,你认识这个人么?她说不认识。然后我又问她是做什么的?她说不清楚可能是微商吧。然后我问她是做什么生意的,她说她也不知道。就这么一个一问三不知的人她介绍了我们这么20多个女生朋友加了。我不是说这肯定会有多大的危险,但是我只是想说,这20多个朋友中肯定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有点介意却又不好意思。天上不会有掉下来馅饼,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么多个世纪了还是有人不相信。
我加了那个女生,我问她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她依然告诉我让我的20个女生朋友加她微信就可以送我儿童玩具,我说我只是想知道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就没有音讯了。
这几天楼底下地摊上正好卖这样的玩具,也就二三十块钱的样子,然而,再便宜的东西人们都想免费得到。
有时候我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中国人在这么长时间的教育下究竟缺失了什么才使得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的品性。可悲的是似乎这样的品性根本不是我们这种教育或者说是学历就可以阻止的,于是就会不断出现行骗者和被骗者。
人性的贪婪往往会在小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可是我们最该阻止的不正是这些酿成大错的小贪婪吗?这不该是被教育的问题吗?我们的教育从小就缺失了这种最原始最基本最正常的人性上的教育,幼儿园的思想品德书本演变成了后来的毛邓以及三个代表,这深奥的哲学理论并没有见得比思想品德更具有执行力。更何况这中间的断层是整个一成人的过程。社会上不断的出现离奇的事件原因在哪里?不是大学难进,不是人口多,而是我们这样机械化的教育使得孩子们渐渐丢失了信仰,没了做人的准则,没有理有处可讲!这样目的性太强的高分教育下的人才真是被催化出来的。这样的教育说难听点真会把人教育成行尸走肉的木偶!相应的就会有扭曲的价值观!会把物质追求放大,甚至那一点点的精神生活也是完全依附于物质生活上。他们没有错,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这就是成功啊。可是事实上他们是成功地活成了这个社会捏造出来的木偶。正是因为这样的价值观才会使坏人无约束地坏下去,好人无限制的隐忍着,甚至怀着一种愚蠢的善良过着这种小贪婪的日子。
这真的很可悲,这样的畸形我相信有千千万万的人内心会像我一样呐喊过,可是,这就是不断往前的社会,没有谁一个人可以改变这样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