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篆刻家,明代篆刻家何震

明代篆刻家,明代篆刻家何震

日期:2018-11-30 21:19:46    编辑:贺红馆    来源:互联网

明代篆刻家之梁袠篆刻讲堂七十四何震流派篆刻家中,当首推梁袠得其嫡传。梁袠,字千秋,江苏扬州人,住南京
明代篆刻家之梁袠篆刻讲堂七十四

何震流派篆刻家中,当首推梁袠得其嫡传。

梁袠,字千秋,江苏扬州人,住南京。著有《印隽》四册(万历二十八年出版)。

《印人传》说梁袠“继何主臣(何震,字主臣)起,故为印一以何氏为宗”。梁袠治印面目较多,估计是谨遵师法的。与同时的苏宣有所不同,但是也不是完全死学何震。《印人传》说“千秋自运,颇有佳章,独其摹何氏‘努力加餐’,‘痛饮读骚’,‘生涯青山’之类,令人望而欲呕而”。可惜的是何震的真谱不易得见,周亮工此处说梁袠自运,颇有佳章无从得知。

自文彭、何震之后,流派纷起,有自称文派,即文彭一派,此派又称三桥派,因文彭号三桥;有何派,又称雪渔派,因何震号雪渔。亦有各种支派或别立阵营者。但是究其派别,除文派以外,实际都隶属于新安印派。新安印派,亦称黄山派、徽派、皖派、皖宗,是历史印学两大派系之一。

梁袠是新安印派第一个杰出篆刻家何震的嫡系弟子,以何震为宗,虽有其同时代的周亮工在《印人传》中的正名,但是后世多认为其拘守何氏之法,缺少变化创新。当时沈生予曾请何震治印五百余方,并自诩善鉴别何震作品真伪,但将梁袠为其刻的印放入这五百方印中,一时竟无法辨别,可见梁袠“何法”之逼真。亦是因为此,梁袠艺术上的造诣,未能青出于蓝。再次证明书画界的一句名言“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梁袠传世作品颇多,由于其较好的继承了何震的治印之法,所以后世很多篆刻家都从其所留印作中受益匪浅。清代篆刻家邓石如师承梁袠,称梁袠治印皆有可取之处,也可以看到很多邓石如仿梁袠所刻印章。

一般印学史认为,文何创派,苏宣师从文彭,亦受何震影响,但亦有自己面貌,梁袠则得何震嫡传。对于一个流派的兴起与壮大,梁袠这样的继承者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巨大的,虽然没有开宗立派,但是亦不可忽视。其刀法的短冲刀所造成的沧桑涩行,对丁敬的影响启迪颇大。

未见到何震本人所刻姓名印与字号印,所以无法做对比,但是想可知,何震必有自己的姓名字号印,这印是否为梁袠初学时所摹其师所作,已不可考。

印文:何震

印章尺寸:26mm×26mm

印文所用篆书为悬针篆,悬针篆是小篆的一种,也称垂针篆,是篆书的异体。悬针是指竖划收笔出锋,像钢针一样悬起。悬针篆中国古代钱币钱文的书写风格之一。悬针笔画纤细,宛若悬挂的针。主要见于王莽新朝的钱币之上。此类使用悬针篆的汉印亦有传世,但非汉印之主流。

接着我们来看看梁袠的几方圆朱文印:

印文:萝石山房

印章尺寸:35mm×51mm

印文:敦宿楼百重记

印章尺寸:29mm×58mm

印文:折芳馨兮遗所思

印章尺寸:28mm×57mm

此三方圆朱文印,所用刀法,与一般求圆朱文工细之作有所不同,带有明显的刀意与笔意,较直极致的细圆朱文秀美之中透着古朴与些许厚重。所用篆法亦非常严谨,章法亦是如此。

较为可以一说的是第一方印中的“石”字,我们可以在清代篆刻家邓石如的作品中找到其中的影子。可见说邓石如师承梁袠当为可信。如果大家在细看邓石如的圆朱文印,更加可以感到其受梁袠的影响。

我们再看看邓石如仿梁袠的一方印章:

印文:一日之迹

印章尺寸:32mm×32mm

印文:一日之迹

印章尺寸:27mm×27mm

第一方四字朱文印为梁袠作品,而第二方四字朱文印为邓石如的作品。可见邓石如对梁袠的学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学习之后的变化亦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在印文笔画粗细的处理,弯折的处理,与边框粘连的处理都有自己的新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如是。

反观梁袠仿其师何震所作“青松白云处”印,与其师何震的原印,则稍显风格面貌没有过多的新意。

第一方印为何震所治,第二方印为梁袠的作品,观两印,何震的猛利之风格更加的突出,而作为嫡传的梁袠,在猛利之上稍显不足,短冲刀造成的沧桑与涩行之感更重,所以说梁袠在师何震之后没有太多创新,当是可信,但亦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梁袠其弟梁年的两方印章(梁年,字大年,明代篆刻家,善篆刻,通六书,精于鉴定,家贫而不奔走于显贵达人,人穷志坚,与其兄长不合。周亮工在《印人传》中作了如此评价:“予独谓大年能运己意。”):

我们再来看看梁袠侍妾韩约素的三方印章(韩约素,字细阁,梁袠侍妾,幼从梁袠,能识字,能作曲,兼工琴,从梁袠学习篆刻,颇得梁氏家法,自怜腕弱,多作小印,喜镌冻石。世人称其为第一位女篆刻家,其时得其一印比之得梁袠一印更喜。):

来源:https://m.toutiaocdn.com/i6694133256381530631/?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58610845&req_id=2019052319272401002905720163643CC&group_id=6694133256381530631&tt_from=android_shar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猜你也喜欢:静夜,思考。(自己的,模仿,的人
静夜,思考。(自己的,模仿,的人,走着,他们的) 一个人在大学的操场上,静静的听着《听海》,漫步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 说实话,我真的很享受这份宁静,旁边是喧闹的公交车,人来人往的车流,而我在这安静的一片天下,静静的走着,思考着。 说实话,今天农历十三,但是月亮出奇的圆,抬头看看月亮,想到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不知道家人现在在干嘛,我想更多的是,在一天的辛苦劳作后在床上靠着被子,看着电视,等到九点的时候,慢慢的都休息了。 而对于现在的我们,九点,似乎是个开始。 其实,走着走着,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忘不掉的人,甩不掉的记忆,折磨自己的事,思绪越来越乱,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安静下来,公交车的急刹,似乎让我清醒过来…… 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干嘛,繁华的社会节奏,快速的生活轨道,让我们不能静下心来,想自己的初衷,就知道一条道一直走下去,前方是黑暗,还是光明。我们真的不知道…… 刚刚接触新事物,有很多的不懂得,于是乎,我们学会了模仿,模仿一些比我们成熟的人,模仿他们的经验,开始了模仿,却忘记了初衷,我们也学会了他们那一套,似乎都学会了他们的性格,而这。。能给与我们什么?自己的成长,还是一段路?等到醒来的时候,是不是有些晚? 偶尔看到一句话,我们要做最真的自己。简简单单一句话,却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克制多大的诱惑?这些又有几个人做到了?我承认,有时候我对自己也有怀疑,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叫醒我…… 朋友,我们的路,还是我们自己走,不过,我愿意与你一起分享…… 我还在操场上,歌曲仍然在唱着…… 猜你更喜欢:青春韶华,原来只是梦一场(你说,
青春韶华,原来只是梦一场(你说,曾在,去了,自己的,让人)

【敬以此文祭奠逝去的青春】

你说我黑了,瘦了。但是身体却结实了。

你说我脸上的皱纹浅了。但是两鬓却长出华发了。

你说我的眼神再也看不到孤独时的落寞。变得深邃而且空灵了。

你说看得到我真心的笑容了。那是真正来自内心的情感徜徉的体现。

你说我的性格不再像以往那样年少轻狂,恣意妄为了。在你面前的我越来越像是一座深不可测的古井,翻不起一丝波澜却安静的让人敬畏。

你说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强势的渴望用自己的思维将别人汹涌的淹没。如今的我就像一片巨大宽阔的海域,可以风平浪静也可以暴风骤雨,可以如涨潮时的肆意侵略,也会像退潮时的无声无息。一切的心理反应仅仅只融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听之,任之,一笑了之。

你说我变了,以前的我不苟言笑,严肃阴沉反而让人望而却步。现在的我却像看淡了世间的情感,抛开了人世的浮沉,沉寂的如同一座入定的雕塑,脱尘出世让人觉得近在眼前却像参透了生死,贴近心间。

然而你却不知道,我独自一人穿过了大漠,雪山,森林和原野,跋涉过了连绵的深山,也趟过了冰冷的河水。也曾在黑夜来临时栖息荒野,也曾在数千米高的山顶等待日出。也曾在繁星点点的清晨雾霾中开始行走,也曾在炊烟袅袅的黄昏夕照下倦鸟归巢。也曾失手跌下山崖,也曾手持拐杖举步维艰。也曾在半山腰的清风凉亭中悠然读书,也曾同采药的药农款款促膝长谈。

你不知道,人生只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我用这种近似残酷的修行将人生的悲与苦,喜与乐融入到身体,灵魂同自然界的交汇中去。纸醉金迷的人生腐朽枯败犹如一朵干枯的耶利哥玫瑰,我们过分的迷失了自我,夸大了自己的痛苦。其实我们都需要来自原始生命的一滴灌溉,让灵魂重新得到滋润,再次开出绚丽的花朵。

你不知道,我把往昔的根和茎都埋在了沿途的沙尘下,绿树下的土壤里,徐徐拂面的清风中和飘零的冷雨中。过往的悲欢离合,是非恩怨,儿女情长,都在鲜血和汗水的倾泻下,在朗朗的诵经声和青烟缭缭缠绕中,在如烟如梦的自然界美丽画卷中,在砍柴打鱼时悠然看见南山的悠闲生活中,在闲时读书不问窗外事的恬静中……都有如南柯一梦,竟然随风飘逝。

非常感谢你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奉天过来看我。正好赶上我在上课,你在香房等了我三个小时,等我看到你的时候,你依然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一丝的倦意。你和多年前一样,平面模特出身的你依旧那么靓丽和得体,一路风尘也掩盖不住你清秀的面颊。你款款而谈拉着家常,我笑而不语低头寒暄。

你说,你还记得七年前的武汉,当时正值青春年少的你天真的想把家安在我的附近,悄悄的生活在我的世界里不让我知道,你可以静静的看着我的生活不受打扰。你却不知道,我从朋友的嘴里得知了你的意图,驱车找遍了武汉大大小小的酒店,身心疲惫的我在长江边上静坐了整整一夜。

你说,你曾经偷偷的去了上海,去了我的母校,去了我生活的城市。你在交大的校园里理去了一头长发,用红线轻轻缠缚。在西门带走了一捧土,用你在香港买的紫色首饰盒,将断发埋葬。你却不知道,多年后,我和你有过一样的举措。在爱过注定一生无缘的人之后,我带着支离破碎的心踏上了她的故乡,带走了记录她青春足迹的泥土。回来的飞机上,我无声哭泣颤抖的样子吓坏了身边的乘客。

你说,当时一起的朋友们都已经分隔在了天涯,那时的欢乐,那时的友谊,那时的爱情,那时的年少无知,那时的懵懂悸动,那时的相聚和分别,都历历在目,仍然还会穿过你的梦莹,醒来后会有带着泪痕的微笑。你却不知道,六七年过去了,我们从少年变成了青年,我们被责任和生存的压力改变的面目全非。曾经哭着哭着就笑了起来,如今的我们,笑着笑着却已经泪流满面。那个年代的挚友们,我还偶有问候,虽然散落在了不同的城市无法再次见面,但是一句普通的问好依旧能让我感动很久。其实生活并非将我们遗忘,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只是你,回到了你千里之外的故乡,犹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七年的光阴,我们竟然失去了彼此的联系。最好的时光里,我依然独自一个人走过那条日光斑驳的却有满满回忆的小路,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让它变成陈年的私酿,然后在那个夏天的午后,晾晒出任何有关青春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