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即《财富》首次推出美国工业企业500强之际,有弟兄三人从佛罗里达的潘汗德尔来到佐治亚州的哥伦布,创立了一家保险公司。他们是比尔?阿莫斯(BillAmos)、约翰阿莫斯和保罗阿莫斯。当时他们对保险业务几乎一无所知,在哥伦布也没有人脉关系。他们之所以选择在哥伦布创业,是因为那里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城市,却没有一家属于当地的保险公司。79岁的保罗?阿莫斯(三兄弟中唯一健在的一位)说,当时他们就明白自己的冒险是一次“豪赌”。但事实上,他们在哥伦布开始了新的生活,创办了自己的新企业,他们把它叫做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AmericanFamilyLifeAssuranceCo.)。他们这么做,并非因为他们是赌徒,而是因为他们是梦想家。
今天,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已成为人们所熟知的AFLAC──就是那家用鸭子做广告的公司。公司的市值逾200亿美元,资产也大大超过500亿美元。虽然公司的总部仍在哥伦布,但最大的市场却是在日本。在过去的10年里,公司股票的回报率平均每年都超过23%。还有,AFLAC诞生于《财富》500强推出的同一年,并最终跻身500强(今年位居美国500强第172位),而与500强排行榜在同一年诞生并最终挤身500强的公司,只有三家。毫无疑问,这一事实值得津津乐道一番。成千上万的公司创立于1955年,只有三家最终成就了自身的辉煌。另外两家是美国金融集团(AmericanFinancialGroup)和工业集团多弗公司(DoverCorp.)。我想知道的的是,勇气、才能、远见和不经意的好运气,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力量,能使这三位佛罗里达的梦想家获得这么大的成功,而许多其他创业者却不是失败,就是平庸?我还想知道,在《财富》500强诞生50年之后的今天,创业者怎样才能铸就同样的辉煌?
丹?阿莫斯(DanAmos)在办公室里谈论着他的父亲保罗和两位叔叔。丹轻松地笑着说:“那时我父亲负责销售;比尔叔叔管理财务,他很吝啬,像我一样;约翰叔叔则是一名梦想家。他从不喜欢实际操作,他喜欢思考公司下一步要做什么。”
猜你也喜欢:重构商业模式(库存,企业,模式,供应链,控制) 著名
重构商业模式(库存,企业,模式,供应链,控制)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这几年,经济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经济个体(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其管理尽快变革和科学优化。但在过去两三年里,“商业模式”一词(businessmodel)被滥用了,也被误解了。
供应链管理下的VMI模式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已经为许多企业所接受,供应链管理下的VMI模式也顺势而出。VMI模式的基本设想是力图通过集成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库存控制职能,从而达到降低整体库存费用的目的。
在企业产品的库存管理实践中,传统库存控制方法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两大缺陷:一是企业的库存管理过于粗放、简单,较少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因而企业的库存费用一直高居不下。二是众多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各自为政,“各人自扫门前雪”,即自己管理库存,结果造成库存设施重复建设严重,并且浪费现象十分普遍。
在目前许多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SCM)的条件下,传统库存控制方法的这种弊病显得更为突出:各节点企业为了应付需求的突发性变化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往往扩大库存水平以备不虞之需,这本无可厚非,但却由此增加了供应链的总体库存成本,结果增加了供应链的运作成本,降低了其整体竞争优势。这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的情况下,无疑不利于供应链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主导优势地位。因此,企业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寻求新的库存控制模式来降低库存成本。而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模式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管理上的难题。
VMI模式的提出,主要源于对供应链管理(SCM)模式功能集成化的考虑。即VMI模式的基本设想是力图通过集成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库存控制职能,从而达到降低整体库存费用的目的。VMI模式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供应商和用户之间实施战略性合作,采取对双方来说能实现成本最低化的方案,并在双方满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法。同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相比,VMI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合作性。VMI模式的成功实施,客观上需要供应链上各企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密切合作。其中,信任是基础,合作是保证。(2)互利性。VMI追求双赢的实现,即VMI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双方的库存成本,而不是考虑如何就双方的成本负担进行分配的问题。(3)互动性。VMI要求企业在合作时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以实现反应快速化,努力降低因信息不畅而引起的库存费用过高的状况。(4)协议性。VMI的实施,要求企业在观念上达到目标一致,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具体的合作事项都通过框架协议明确规定,以提高操作的可行性。 猜你更喜欢:采访校友的心得和体会(采访,老师,活动,太多,三下乡)
采访校友的心得和体会(采访,老师,活动,太多,三下乡)
在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力,我有幸参与了我们“绿芽”组织的“探访校友”活动。在参加活动之前。在参加活动之前,我们就开始准备采访的材料,收集校友的信息,整理采访的提纲,学习采访提问的技巧……我们尽量做到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随着约定采访时间的逼近,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可是激动中也有一些苦恼。激动是由于我可以通过这次采访和那些已经离开学校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前辈们学习经验,而苦恼时因为我怕因为年龄代沟会影响我们沟通和交流,就这样纠结着,我和队友们来到了采访地点与劳老师见面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劳老师他的性格十分地热情开朗,对人和霭亲切,完全没有我预想的代沟。毕竟我们在同样的校园度过我们一生中重最宝贵的青春,彼此有着亲切与温暖
97年毕业的他,出来工作已经16年了,当我问及他的大学生活时,他嘴角充满了微笑“大学生活是充实的,是难忘的,是值得让人留恋的。”虽然那时候的校园不美,瓦房子成堆成群,宿舍的生活不方便,但是他还是很留恋,因为那时的老师带给了他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所以他不管多忙,也会坚持每年至少回一次母校,探望老师。通过谈话,我了解到作为一个老师——教育工作者,他也不轻松,同为他所工作的地点是麻章二小——是一所市中心小学,彼此之间有着竞争,所以他要面对一定的压力,而且还要不断学习。我还了解到,作为一个来时,控制好课堂和学会与小孩子相处,那是很重要的。首先要了解小朋友的性格,了解小朋友的兴趣,然后就根据他们的兴趣管理好课堂,控制好课堂。劳老师分享的这些经验,对于促进我们整个三下乡活动的完满完成由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交给了我很多经验,为我们以后的工作道路打下了基础。
校园里的花一树一树的怒放,生命就这样的有活力,想着采访劳老师的情景,我相信,只要努力,三下乡会给予我很多的收获,很多感动。
供稿/麦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