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

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

日期:2018-11-30 17:05:07    来源:互联网

别说不可能,可能性是要自己去创造的(不可能,简历,这句话,说他,面试)当一件事情的可能性很低的时候,
别说不可能,可能性是要自己去创造的(不可能,简历,这句话,说他,面试) 当一件事情的可能性很低的时候,我们会说出“不可能”这句话。可是往往有人能够打破陈规,创造出奇迹。因此,别说不可能,只是我们不敢做而已。
  
  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所写的一段求职经历,才猛然意识到:所谓的不可能是一个束缚我们思维和行动的魔咒,有时候放弃和失败就是因为被这三个字掩盖了成功的希望。
  
  网友说他曾经到一家知名企业面试,在面试之前的邮件通知上要求应聘者用最多三十个英语单词做一个书面的个人简历。网友还以为是打错数字了,觉得不可能用三十个单词就能概括出一个人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经历等个人信息,至少要上百字才可以。于是他拿了一份一百字的简历去面试了,没想到面试官说他没有遵守要求。他说这个要求不合理,根本没有人能够做得到。面试官拿出一大叠符合要求的简历给他看,别人用图表等形象生动的形式简明扼要地突出了自己的优点和技能,比他那份单调的文字简历更让人印象深刻。
  
  为什么别人想得到可以用其他方式去写简历,而他只想到用单纯的文字去写,还认定是企业的面试通知出现错误了呢?因为他被“不可能”这句话困住了思维,若他再认真地思考,就会想到别的方法。不去思考,自然就没有答案;没有行动,自然就没有效果。
  
  别说不可能,可能性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多思考才能找到不一样的答案,多行动才能获得更多机会。
猜你也喜欢:人生的土拨鼠哪里去了(土拨鼠,去了,兔子,这个故事,萌萌) 我本来是想
人生的土拨鼠哪里去了(土拨鼠,去了,兔子,这个故事,萌萌) 我本来是想要努力的攀一座山峰,欲登上山顶,一览众山景。于是,我告诉自己,我的目标就在那里。一路上,也曾荆棘丛布,但一直陡路前行。后来,我渐渐地遇到了一些奇花异草,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使得我放慢了登山的脚步,流连忘返起来,竟至动摇了登山的信念。
  
  孩子小时,注意力是分散的,以前我就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我对萌萌正说着一件事,她也象是在听我讲,但一旁的发生其他事情,她也能够比较清楚地知道。后来,她慢慢长大了,孩子的注意力逐渐过渡到一点点集中起来,但小孩子做事,很容易虎头蛇尾,经常她玩着东西,写著作业,这样作业写得慢,也没有玩得好。
  
  一天,我专门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哲理故事。
  
  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摔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我的故事讲完后,我对女儿说,每人都会遇到一个土拨鼠,你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土拨鼠,不要到最后,让老师提醒你,你的土拨鼠哪里去了?一开始,萌萌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拨鼠,为什么要追土拨鼠,她也不懂这个故事到底要讲什么。我就告诉她,宝贝,你记住了,你要是想做一件事,就努力把这件事做好,不要这件事没做完,就去做别的,不要半途而废。
  
  最初萌萌并不明白,慢慢,我常常她讲这个故事,希望她能从小就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土拨鼠哪里去了”也在某一阶段成了我的口头禅。我把生活中的事情融入到这个故事中,一来二去,萌萌也便大致明白了这个道理。
  
  有一天,我再次提起这个故事时,女儿似懂非懂地问我,妈妈,你的土拨鼠找到了吗?它去哪里了?萌萌无心的话,问我的心里一惊,是呀,我最初的人生目标哪去了,我现在还在做吗?我还有信心执着已念吗?
  
  这几天常有偷懒,对好多事都漫无目的。于是我再要求女儿专心做事时,她就会反驳我说:“女儿便蹬蹬跑过来说,妈妈,你的土拨鼠哪里去了。”每当这时我大惭,自己犹不能做到,怎么来要求别人?尤其是视我为榜样,每天耳濡目染的孩子?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了精力,扰乱了视线,以致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
  
  我给女儿讲故事,就要她知道,坚持既定目标,不要轻易动摇的道理,不要忘了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可是我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如今,萌萌已经到了会提醒我,会督促我的年龄,会给我说她的道理了,我做为她的妈妈,自己心中的目标哪去了?还在吗?
  
  我不想,一年又一年,青春蹉跎,岁月渐老,忆起满纸是遗憾。 猜你更喜欢:做个自在人(的人,我是,官人,苏东坡,作家)

  ??《中国当代
做个自在人(的人,我是,官人,苏东坡,作家)

  ??《中国当代才子书?贾平凹卷》序

  去年,出版社决意要编辑出版这本书时,我是迟迟地不合作:不提供照片,不提供书与画的作品,甚至不回信。这样的态度使许多人愤慨了,以为我要傲慢。不是的,我从来不敢傲慢,之所以学着逃避是觉得作家就是作家,没必要弄出个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面目来招摇过市。今年出版社又来了人,我是同意了,因为这套书要出四本的,别人的三本都编好了,单等着这一本,若再不合作,就……原本是很真诚的,但真诚却要成了矫情,人活着真是难以违背世态啊!

  去年四十四岁,今年四十五岁,到了斤斤计较岁数的年龄,足以证明开始衰老了。从二十岁起立志要作个好的文人,如今编这本书只让人丧气:就那些速成的文字吗,就那些涂鸦般的书与画吗?往日里,也曾在朋友面前夸口:我是预测第一,书法第二,绘画第三,作曲第四,写作第五,那全是什么不行偏说什么好,要学齐白石的,如喝酒夸酒量的醉话。那年去美国,见到一个诗人,旁边一个作家告诉我:这是在美国人人都知道的著名诗人,但人人都不知道他写了些什么诗。我当时笑了,心里想,我将来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作家。

  我也见过一些官人写文章和写文章的官人,在文坛上他是官人,在官场上他是文人,似乎两头特别,其实两头让人不恭的,如果还算有才,也全然浪费了。一个人的能力会有多少呢,主要地从事一项了,别的项目都是为了这一项而进行的基本修养训练罢了。嘴的功能是吃饭说话的,当然,嘴也可以咬瓶子盖。我的那点书呀画呀,甚至琴呀棋呀,算什么呢,如果称之为才子,还真不如称这为歌妓,歌妓还必须是貌美的女子。

  真正的才子恐怕是苏东坡,但苏东坡已经死在宋朝,再没有了。

  我之所以最后同意编辑出版这本书,也有一点,戳戳我的西洋景,明白自己的雕虫小技而更自觉地去蹈大方。如果往后还要业余去弄弄那些书法呀,绘画呀,音乐呀,倒要提醒自己:真要学苏东坡,不仅仅是苏东坡的多才多艺,更是多才多艺后的一颗率真而旷达的心,从而做一个认真的人,一个有趣味的人,一个自在的人。今早起来,许多人事要联系,去拨电话时却发现往日携在身上的电话号码本丢失了,一时满头闷水,嗷嗷直叫。要联系的人事无法联系,才突然明白,在现代社会里活人,人是活在一堆数字里的。那么,属于我的数字是哪些呢?

  1997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