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好,最近小評發現大家對于核廢水有什么處理方法,核廢水標準處理方式分享這個問題都頗為感興趣的,今天整理了一些相關信息一起往下看看吧。
1、過濾方法。
2、基本原理和大家平時用的凈水器原理基本相同。關鍵是在放射性廢水流動的部位安裝能吸收放射性元素的原料,合理消化吸收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將放射性元素吸收儲存在原料中。等待一段時間后,原料中的放射性元素會飽和,可以更換新的吸附原料。被替換的充滿放射性元素的原材料被干燥和密封。
3、廢水處理系統將低水平放射性和高水平放射性廢水分別收集,并根據其來源和放射性大小進行分類,排放到與放射性大小相匹配的儲存箱中,使其中使用壽命較短的放射性元素迅速發生核衰變。在秦山第三核電站,兩個儲罐儲存中高水平放射性廢水,三個儲罐儲存低水平放射性廢水。
4、如果儲槽中的廢水達到一定的高寬比,其中壽命較短的放射性元素就會發生完全的核衰變。這時,打開廢水儲槽的循環水泵,保持運行1小時以上,使儲槽中的廢水得到充分混合。對采樣箱內的廢水進行分析,如果采樣箱內的各項指標值符合環保標準,則采樣箱內的廢水可以直接排放到外界。
5、中水平放射性廢水經處理后,如不符合直接排放標準,必須重新進行凈化去污處理。放射性廢水凈化處理控制回路的生產流程如圖1所示。如果在機器設備運行過程中,系統過濾口的壓差異常,說明過濾裝置有堵塞。此時,必須立即更換系統的濾芯。如果對原料的消化吸收無效,必須將原料取出并更換。采樣分析是確定凈化處理循環系統頻率和凈化處理實際效果的直接參考。
6、吸附法。
7、2011年5月第5號《城市道橋與防洪》,有一條不引人注目的消息。我國開發出一種快速高效吸附過濾核環境污染廢水的新技術。可用于防止放射性元素碘-131和其他放射性碘放射性核素向外擴散,可廣泛用于核安全事故應急、核廢水處理、核設備安全防護、診斷和治療用放射性廢水的處理等。這一新的科技成果將迅速轉化為河南省漯河市的主要生產力和經濟效益。這種原料對碘-131的高吸附效率令人驚訝。用這種新技術催化的新材料——制成的陶瓷顆粒20g浸泡在含12640Bq/L放射性碘-131的核廢水中20min,可吸附固定化99.97%的放射性元素碘-13l。試驗表明,用這種新材料過濾放射性為185萬Bq/L的碘-125廢水,僅用5雨,放射性碘-125的污泥負荷達到2%。這種新材料被稱為催化反應微生物陶瓷,但不是一般實用意義上的瓷器,也不同于傳統的吸附原料。利用該新技術制成的顆粒物是一種具有定向選擇雄性性功能的高效吸附原料,能快速、簡便、高效地吸附不可移動的放射性元素碘-131和碘-125等碘放射性正離子。這項技術的核心部分是固定原料,選擇性吸附固定。
8、多核素清除裝置(ALPS):
9、2015年,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交付了“多核素清除裝置(ALPS)”機械設備。據該公司負責人詳細介紹,除了無法消除的氚外,ALPS可將放射性元素去除至日本以下國家行業標準。剩下的實際問題取決于如何去除氚。該負責人表示,以目前的技術,氚不可能在全球范圍內被完全消除,只有將其濃度稀釋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排放到空氣或海洋中。少量氚被認為對人的身心健康危害較小。世界各地的核電站都有向海里釋放氚的國際慣例。國際原子能機構也覺得核廢水處理后入海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需要在排放時進行單獨的輻射監測,向公眾保證其排放可能符合國家標準。鑒于廢水入海,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覺得這一行動不會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也不會損害魚種的質量。
10、截至2020年8月,ALPS處理的核廢水中仍有73%含有放射性物質,因此有必要進行二次處理。《科學》雜志強調,鍶90等放射性物質必須衰變更長的時間,這很可能會對自然環境和身體造成更長的延遲和更復雜的潛在風險。
11、蒸發。
12、將核廢水送入加熱爐燃燒,使被核輻射源污染的水蒸發,排入氣體中。但是按照這個計劃,核廢水會污染空氣。2020年2月,負責處理核廢水的日本政府相關部門聯合會發表分析報告稱,除了排入海洋之外,釋放蒸汽也是可行的方案。此前,美國三里島發生核安全事故后,核廢水被蒸發排放到空氣中。
13、把它送到地下。
14、在土層上打一個洞,然后在地下建一條2500米深的管道,把核廢水全部排到地下2500米的最深處。但是,按照這個計劃,核廢水會污染地表水。
15、電解。
16、核廢水通過電解變成氡和co2,然后排放到空氣中。
17、把它和水泥混合,然后埋在土里。
18、將核廢水與水泥混合制成混凝土塊,然后埋入地下。
以上就是【核廢水有什么處理方法,核廢水標準處理方式分享】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