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晚进行的是“主题论坛:变革时代的领导力”,首先由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发表演讲。
柳传志:我不知道是不是按股东区分的:股东管理者就称为是企业家,非股东管理者就评为经理人,这种分法,我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比如说如果说张瑞敏、倪瑞峰,或者是我,我现在也是股东了,过去没有股份也不是企业家,我觉得这个分法不是很合适,我们都是为企业的根本利益在负责任的,企业家所谓为企业的根本利益负责任,为长远利益负责任,这个意思就是做好了,他会享受极大的愉快,做不好他会承担极大的风险。在聊斋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有名的中医,看病的水平很高,但是给他母亲看病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有一个药是豁朗药,用好可能病治好,用不好就治不好,犹豫不决,有一个中医就说他应该用,用完以后他母亲的病就好了,我们猜测的时候,这个药用好了,这个中医名扬四海,用不好是你妈不是我妈,责任风险毕竟不是那么大,这些年来,因此说到这,我觉得企业家是什么人呢,企业家就是把企业当做他的妈,还敢下药,还把药下对了,这才是优秀的企业家。像美国企业界发生的故事不胜其数,一个企业出毛病,就换CEO,CEO就大刀阔斧,治好了,就是IBM郭世缴纳,治不好就是时代华纳的李文,所以这个特点就是治好病名扬千里,名利双收,治不好就不是自己的妈。只考虑管理的饭,不琢磨锅里的饭,地里的庄家,只考虑资源,不考虑怎么产生资源,不考虑对远景负责任,西方大的企业,像五百强企业都不是一代,真正一个百年老店,还要选负责任,有事业心,有企业家素质的人来担任这个领导,这样的话,这个企业才能一代代的传下去,而不是只任其内的企业家负责人。我注意你们俩的表情,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因为有一本书叫做基业长青,统计是五十年以上的美国大企业,统计结果就是其中绝大部分,90%以上的领导人都是从本身内部选拔的,那么内部选拔和外部选拔有什么不同?
猜你也喜欢:欣赏人生之秋(人生,秋天,是一个,银杏叶,应该是)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
欣赏人生之秋(人生,秋天,是一个,银杏叶,应该是)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单这一望便会使你的心胸变得像天空一样宽广,平时的不顺心顿时就会抛在脑后。看那山峦层层叠叠,枫叶红了,层林尽染,银杏叶却黄了,是一种玲珑晶莹的黄色,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的黄色。其他树木的叶子也都黄了,虽没有银杏叶黄的精致,却也有风韵,一片片飘飘悠悠像降落伞一样悄无声息地落到地上,像一层地毯覆盖了树下的土地,连那些不知名的小草也厮赶着渐渐地黄了。黄色是秋天的特色,它表示大地成熟了。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苹果、山楂红了,梨子、柿子黄了,山坡上到处飘散着水果的醇香味。田野上汽车拖拉机满载着玉米、高粱、红薯、白菜、大葱……喜悦在每个收获者的心头跳荡。秋天是大地奉献出自己果实的季节。
秋天没有夏天的酷热难耐,没有冬天的萧条凋零,它是那么的练达,可是古人却总是对秋言愁,我想那一定是没有体会到秋天的真谛。我记起了林语堂先生文章里的一句话:“世上只会吟咏春天和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他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想到此我又想到了人生。
如果把人生比做四季,三十岁以前应该是春季,三十到五十应该是夏季,五十到七十应该是人生的秋季。在古时候,由于生产力低下,古人发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感叹,许多人现在仍把五十岁以上的人称为老人,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由于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均寿命普遍增长,现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所以现代医学界认为七十岁以上才能称为老人,才进入人生的冬季。
人们欣赏自然之秋,对人生之秋却有一种畏惧感,害怕它的到来,即使来到了又千方百计地去掩饰。
进入人生的秋季,头发花白了,脸上堆满了皱纹,肚子也渐渐隆起了。为了留住青春,于是一些人开始伪装修饰,借用高科技的手段,用染发剂不厌其烦地把白发染成黑发,脸上则抹上一层层的去皱霜,甚至不惜去美容院用化学物质填平那一条条岁月刻下的痕迹。
四季更迭,生老病死仍是自然规律,就像世上没有永动机一样,人也没有永远的青春,青春永驻只不过是梦想而已。
其实,我们何必劳神费力地自己做贱自己呢?人生的秋天有什么不好,你看那满头白发不正是风度的显示,发花的眼睛有着X光透视机一样的洞穿力,脸上的皱纹不正是智慧的结晶,那隆起的肚皮谁又敢说里面不是满腹经纶?这一切不正是表明你成熟了吗?
五十而知天命,不正是对人生之秋的高度赞美吗,人生之秋有许多年轻人所达不到的高点。进入人生之秋,我们可以看穿时世,不为诱惑所动,我们泰然面对各种风云变化,我们坦然观望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这种境界不进入人生之秋又如何能达到呢?这不正是年轻人所羡慕的吗?
所以我要说,朋友,欣赏你的人生之秋吧,不要去掩盖去修饰,大大方方亮出你的人生秋色,这样才活得自在.
猜你更喜欢:笔墨祭(四)??《文化苦旅》(人格,书法,王羲之,文化,革新)
人的生
笔墨祭(四)??《文化苦旅》(人格,书法,王羲之,文化,革新)
人的生命状态的构建和发射是极其复杂的。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沈浮,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即如秦桧、蔡京者流,他们的文化人格远比他们的政治人格暧昧,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俯,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又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沈淀。因写《艺舟双揖》而出名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俯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俯,但仔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俯就不可能是赵孟俯。赵孟俯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诸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盂俯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俯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汇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悻。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锺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它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他自称隶胜锺而草逊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要在王羲之行书中一一辨认出他所师法过的前代书家痕迹,不太容易。但是,当高峰树起之后,它也就成了后世书家不能不继承的遗产。继承者又成了高峰,遗产也就累聚成一座深幽重迭的迷宫,使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苏东坡算得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却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胆子更大一点的书法革新家,虽然高举着叛逆的旗幡,却也要有意无意地让人看出种种承袭的游丝,其中有人还专门着文来说明自身隐潜的连脉。米芾承颜而恣野,郑板桥学黄山谷而后以隶为楷,怪怪的金农自称得意于“禅国山碑”和“天发神谶碑”,赵之谦奇峰兀立而其实“颜底魏面”……
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群体情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比较彻底的文化革新很难从这么漫长的岁月中站起身来。别的且不说,看??百代,偌大的中国会有哪个人,敢用别的书写工具来写信记帐?
也许,应该静静地等待时间的自然流变。
但是,既然整个传统文化早已构成互渗性的一统,时间并不能把中国文化推上逐级进化的台阶。
哪些企业家支持柳传志,支持柳传志的企业家
哪些企业家支持柳传志,支持柳传志的企业家
日期:2018-11-30 01:35:51 编辑:贾意 来源:互联网
柳传志演讲:畅谈企业家应有的素质(企业家,企业,负责任,我觉得,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