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一个好总裁
——柳传志在北大国际MBA高级经理班的演讲
联想的管理法则听上去非常简单,但实际贯彻起来却对管理者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总裁在企业里一般都要做两件事,第一个是制定战略,并设计实行战略的战术步骤。第二是带好员工队伍,让你的队伍有能力按照这个战略目标去实施。这两件事做好了,企业就能向好处发展。但在做这两件事情之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就是建班子。企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否则你把事情布置下去之后,后面的人未必照你的意思去做。有了好的班子才能群策群力,同时对第一把手也就有了制约。没有一个好的班子就制定不了好的战略,就带不好队伍,所以领导班子实际上是第一位的。联想把以上这些总结为管理的 3个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正视国情
在今天的中国当好总裁,还要有三要素以外的一个能力,就是对中国环境适应和改造的能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句话的含义太丰富了,什么事情都是初级阶段,会有大量经济、企业之外的事情困扰着我们。就此总裁还要考虑到可不可以为了企业改造大环境?一般都改不了,那能不能局部改造我们生存的小环境?如果还不行,我们可不可以适应现在这个环境?将来条件容许了能不能马上相应做大的动作?这是在中国做一个好总裁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机制问题往往也不是由总裁决定的。机制问题是搞好企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花了半生的精力把企业办大了,办好了,一退休就什么都没有你的份了,这将是很难接受的。于是就有了褚时健的 59岁现象。这件事我有同情的一面,他犯法绝对是错误的,但是他犯法以前,做了18年好总裁,创造了上千亿的利税,这是多大一笔钱啊!但18年中他个人的总回报只有80万元,这太不相称了,是不合理的。这件事是不合理在前,不合法在后;违法绝对是错误的,但是国家也应该反省,否则这种事情以后可能还会发生。
猜你也喜欢: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善良(善良,的人,小鱼,这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久于善良(善良,的人,小鱼,这一,这条)
人行善,福虽未至,但祸已远行。
善良,是人性中所蕴藏的一种最柔软,但却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怀。
善良里真的藏着一个人的运气,你在善良里投入的日后定会得到成倍的回报。
我们常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
很多人喜欢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不仅仅因为她精湛的演技、出众的容貌,还因为她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她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五年全部献给了慈善,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善良使她的全身都有着温润幽雅的古典气质,善良让岁月在她身上雕琢下的魅力越发清晰。
奥黛丽·赫本超越了偶像,她的一生都受人尊崇、爱戴,她散发出的魅力其实就是善良的魅力。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终成大德,积小成终成大功。
给饥肠辘辘的人一餐饱食,给衣不蔽体的人一件衣服,给黑暗中踽踽独行的人一盏明灯,给迷失方向徘徊的人一个目标。
一个小小的善举,会融化一颗冰冷绝望的心,会让人重燃生活的信心,直面挫折的勇气。
作家于丹说:“人的意志可以越来越坚强,然而心灵应该越来越柔软。”
有一个人一天来到海边散步,发现在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有许多小鱼。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看了一会儿,他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
“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至爱天使特蕾莎修女,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洒下善良的光辉。因为善良,她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她说,不爱一人,何以百万?她的人生信条是这样的: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间的事,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善良是发自心底的纯朴,像从石缝里汩汩流出的山泉,清澈、纯净、不带一点杂质。
善良没有任何企图,自然而然地蔓延着、濡润着身边的一切。
吉人自有天相,你的善良,最终受益的将是自己。
猜你更喜欢:笔墨祭(五)??《文化苦旅》(毛笔,文化,郭沫若,有了,外文)
笔墨祭(五)??《文化苦旅》(毛笔,文化,郭沫若,有了,外文)
记得郭沫若曾经为书法提供过一则时间性变迁的范例,断定王羲之的字迹应不脱魏晋隶书笔意,传世《兰亭序》因此是伪作。《兰亭序》的真伪且不去说它,就基本思路论,我觉得郭沫若忽视了中国文化前后左右的互渗关系,忽视了中国文人复杂的艺术可能性,忽视了在前面这两个前提下魏晋时代书法艺术面对不同的实际需要(如刻碑、修帖、写便条)所必然产生的多元性。
从魏晋开始的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书法领域内部,几乎一切都是可能的。因为这是一个浑然一统的世界。颠倒、错位、裹卷、涡旋、复旧、超前,什么也不用奇怪。大体的阶段和脉络有一点,时肥时瘦,时浓时枯,但一旦要作过于科学的裁割,立即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事情必须要等到一个整体性变革的来临,?能出现根本性的阻断。
终于,有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终于,有了胡适之和白话文。
终于,有了留学生和“烟土披里纯”。①
终于,有了化学分子式和数学定理。
①英文“灵感”一词的音译,五四前后常见诸报刊,有人还把这5个字写入白话诗中。
毛笔文化的一统世界开始动摇了。起初,谁也没有想到新的时代会对遍洒中国的无数枝毛笔过不去。大家先从文化的内容着眼,因内容而想到载体,于是提倡白话文。毛笔只是一种手段性的工具,对它的去留人们不大在意。
林琴南用文言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艺作品,用的当然是毛笔。懂外文的助手们捧着原著把文意口述给他听,他的毛笔在纸页上飞快地舞动着,一页又一页,一迭又一迭,一本又一本,涌向书肆,散落到无数青年手上。这或许是中国毛笔文化极成功的一次后期呈现,你看,就凭着毛笔和文言文,不是把城外的新文艺生动地介绍了么?它不是已经适应了新的时代和世界潮流了么?谁说旧瓶不能装新酒呢?
但是,喝了新酒的人渐渐上了瘾,他们开始用疑惑的眼光来打量这家专做二道生意的林氏酒坊。他们发现了原装酒,一喝,劲儿大多了,他们不再满足林琴南手上那只古色古香的小酒坛。
许多新文化的迷醉者因林译小说的启蒙而学了外文,因学外文而放弃了毛笔。毛笔之外的天地是那么广阔,他们变得义无返顾。
林琴南握着毛笔的手终于颤抖了。他停止了翻译,用毛笔写下了声讨白话文兼及整个新文化的愤怒檄文。他的文章,是对毛笔文化的一次系统维护。人们对这位老人怀着一种复杂的情感:他是窗户的开启者,又是大门的把守者。他可以用毛笔指点一些什么,却绝不允许让毛笔文化的整体构架涣散。
相比之下,当时新文化的斗士们却从容得多,除了蔡元培给林琴南写了一封回信,刘半农假冒“王敬轩”给他开了个玩笑,没有再与这位老人多作争辩。他们洞悉世界大潮和时代走向,信心十足,忙着干许多更重要的事。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与一种顽固的逻辑怪圈纠缠日久,对于他们自己也在用的毛笔,更不作任何攻难。
新文化队伍中的人士,写毛笔字在总体上不如前代。他们有旧学根基,都能写;但当主要精力已投注到新的文化方式之后,笔墨的优劣已不是他们的价值系统中的敏感部位。陈独秀和胡适的毛笔字都写得一般,鲁迅、郭沫若、茅盾写得较好,鲁、郭两位或许还能跻身书法家的行列。对他们来说,毛笔字主要已成为一种并不强悍的工具形态。“文房四宝”,已完全维系不住他们的人格构架。
然而,事情又一次地出现了负面。
毛笔文化既然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存在过数千年,它的美色早已锻铸得极其灿烂。只要认识中国字,会写中国字,即便是现代人,也会被其中温煦的风景所吸引。吸引得深了,还会一步步登堂入室,成为它的文化圈中新的成员。
五四文化新人与传统文化有着先天性的牵连,当革新的大潮终于消退,行动的方位逐渐模糊的时候,他们人格结构中亲近传统一面的重新强化是再容易不过的。像一个浑身湿透的弄潮儿又回到了一个宁静的港湾,像一个筋疲力尽的跋涉者走进了一座舒适的庭院,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中国文化的帆船,永久载有这个港湾的梦;中国文人的脚步,始终沾有这个庭院的土。因此,再壮丽的航程,也隐藏着回归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