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弃先生,承蒙先生不弃

三弃先生,承蒙先生不弃

日期:2018-11-30 17:27:08    编辑:余诩糕    来源:互联网

何经华:“500万先生”弃主(用友,的人,中关村,非常好,你的手)王文京输了。一个温和重义、国际化意
何经华:“500万先生”弃主(用友,的人,中关村,非常好,你的手) 王文京输了。一个温和重义、国际化意识超强的创业者,一个货真价实,高度职业化的海外经理人,为何仍打破不了中国式分手的宿命?

  中关村从不缺乏公司政治,但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故事并不太多,后者正是用友软件新近上演的。被媒体重重包围的主角,用友软件创始人王文京在这场宫廷政变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位置,而出局的职业经理人何经华已经成为了实际利益的获得者——与常见的“棒打婚姻”不同,他们仍能共同出席媒体发布会,彼此恭维——但这并不妨碍向来低调、保守的用友软件向外界暴露其遭遇的困境。

  在我们揭开这桩黑色喜剧的面纱之前,需要澄清的是,与中关村常见的空降兵水土不服,或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角力的故事有所不同,用友变局的两个主角均非弄权爱好者。

  自2002年4月以500万年薪的身价空降至用友,何经华可谓鞠躬尽瘁:未带任何亲信,他只身进入公司,并在两年间使用友的收入翻了一倍。“今年我75%的时间都在飞,周末回家只是换了个衣服就又要走”。甚至其辞职的时机选择都经历过深思熟虑:用友即将制订明年的计划,若他参与目标制订却不能参与执行,对用友影响不好。

  而他的搭档、公司董事长王文京,多年来以风格沉稳严谨和重感情著称。其早期创业伙伴、用友独立董事苏启强告诉本刊:“一般朋友和同学的聚会,不论他多忙都会去……他不是一个惟利是图的人。”而何经华也在离职后如此评价对方:“王总是个非常好的人,他的善良,正直,言而有信,从一个人的品质来讲,是非常好的。”

  11月2日下午的员工大会上,何经华向用友员工做了最后一次演讲,在这一20分钟的演说中,何经华反复强调着一个英文单词capability(能力),但当看到“有的人眼眶红了,有的表情呆滞,有的惶恐”——事后他对外人如此回忆——他终于也流下眼泪,动情表示:“没有人永远可以牵着你的手,一直牵着你的手。”见者无不动容。
猜你也喜欢:人世间的“二八法则”(的人,人是,就会,这个世界,怎么做) 人世间
人世间的“二八法则”(的人,人是,就会,这个世界,怎么做) 人世间的“二八法则”
  
  这个世界20%的人是富人;这个世界80%的人是穷人。
  
  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财富。
  
  20%的人用脖子以上的部位赚钱;80%的人是用脖子以下的部位来赚钱。
  
  20%的人是正面思考者;80%的人是负面思考者。
  
  20%的人是买时间;80%的人是卖时间。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经验;80%的人重学历。
  
  20%的人想我要怎么做就会有钱;80%的人想只要有钱我就会怎么做。
  
  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20%的人有理想目标;80%爱瞎想。
  
  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
  
  20%的人放眼长远;80%的人在乎眼前。
  
  20%的人能够把握机会;80%的总是错失机会。
  
  20%的人总是计划未来;80%的人天天混日子过。
  
  20%的人按成功经验做事;80%的人凭自己的意愿做事;
  
  20%的人可以重复做简单的事;80%的人最不愿意做简单重复的事。
  
  20%的人明天的事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明天做。
  
  20%的人专注如何能办到;80%的人担心怎么办不到。
  
  20%的人靠笔记;80%的人靠记忆。
  
  20%的人受成功人士的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士的影响。
  
  20%的人勤于整理资料;80%的人即使有资料也没兴趣看。
  
  20%的人坚信总会有成功;80%的人沉湎于以前失败的阴影.
  
  20%的人改变自己;80%的人想改变别人。 猜你更喜欢:也说曾经的青春岁月(中山路,有人,就在,残酷,理解)

冬日的
也说曾经的青春岁月(中山路,有人,就在,残酷,理解)

冬日的夜晚,昏黄的街灯拉长了行人的影子。北风呼啸着,谁家的窗子被刮开了,被风的手掌拍得啪啪响……从黑漆漆的巷子里出来的时候,有挂钟敲响午夜12点的钟声传出来。

即使有风的呼啸,有钟声敲打着时间,有拍窗扇的叩问,冬日的夜依然是静的,静得空空荡荡,空得令人发慌,慌得心生饥饿……那时的生活中没有酒,即使街头小铺子里有栈桥白干卖,也没有钱买。那年正处于就业危机中……口袋里只有两五分钱,只够买一包青岛牌香烟的,买了烟就没有钱坐车。那时的冬夜没有火炉,是有炉子而没有煤。许多矿山工厂都停产了,没有煤发电厂不能提供足够的用电,整个夜晚,大家就在房间里摸黑交谈。两五分钱的香烟舍不得,就用纸卷从烟厂搞来的烟丝。屋子里辛辣难耐,有人在不断地咳嗽……黑暗里,有人在讲自己新读的书。同样一本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与体会,于是便可以争论,至于是否面红耳赤,不重要,因为黑暗中看不见对方,而突然的冷场,大家会明显感觉到那种沉重。于是卷烟,点火,红红的烟头儿在各自面前一闪一闪的。实在没有人讲新书了,就讲以前看过的,也讲各自对唐诗宋词的理解,照样可以争论不休,直到午夜。

后来知道日本青年中有读书会。就觉得何必那么郑重其事地搞名目?读书与交流,应该是城市青年的一种本能欲|望。中学毕业后,不能考大学,不能就业,在家里闲着,又不愿意上街瞎混,消磨时光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然后找相投的朋友交流。那时候能感觉到痛苦,但是辨不清痛苦的内容与含义,于是苦闷、惆怅、迷惘、徘徊……

也逛街,到中山路有几个去处:新华书店、工艺美术商店、古旧商店,还有乐器厂营业部和环球文化体育用品商店,那里面有笔墨文具、乐器、体育器械等等。在这些商店里,可以凭着自己的经验与理解充分展开想象,每次到中山路大都要将这些店铺逛一遍。在没有文化娱乐生活的岁月里,也算一种精神大餐吧。

春天就在这种情态下,没遮没拦地来了。乍暖还寒的日子里,女孩儿穿着瘦瘦的鸡腿裤白边儿鞋,窈窈窕窕地在中山路招摇过市,吸引着男孩儿的眼珠子。其中有那么一两个比较出眼儿的,在接下来的闲逛中,若能再度见到,尤其是相互间还有那么一两眼的顾盼(也有人解释为“飞眼儿”),那心中,便会有种暖烘烘的感觉了。中山路的魅力往往尽在不言中。

既然有诗人说“四月是残酷的”,那么青春也是残酷的。残酷在于萌发,在于骚动不安,在于欲|望难抑,在于总想做点什么却得不到机会,找不到方式……

那段百无聊赖的日子随着五月二号第一批上山下乡的车子开出,进入了新的时期。下乡的有了新的期望,就业的奔向新的前途。然而,青春的苦闷是一份去向所能解决的么?于是,下班后,下乡的回来探亲时,大家又聚在一起。又一个“五四”青年节悄然迫近时,话题自然会扯到新文化运动,会扯到鲁迅郭沫若巴金矛盾等诗人作家,骚动的青春又不甘寂寞了,“我们也可以写点儿东西”,这一念头一经提出,热血便沸腾了,燃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