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CEO
文/李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我们是自己世界里的国王,别人的人生不代表自己的,只要我们努力就能活出自己的路线,没有什么不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的人生我作主!
这个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一个小小的角色,一幕又一幕的剧情渐次上演。有的人扮演亮丽的主角,所有的灯都聚焦在他身上,接受大家欣羡的目光。有的人扮演配角,孤单地走在一个小角落里,不为人所知。可这并不妨碍这是出精彩的戏剧,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饰演着自己的人生。
自小在香港这个石屎森林生活,香港人生活速度太快,不知不觉对自己产生多重压力,每天活在压力中真的很难受,以前香港人在困苦的环境中生活,不断为明天的生活而奋斗、挣扎求存,再看我今天的生活,发觉已与当年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香港人的物质生活实在已比以前进步不少。但另一方面在物质文明不断大步地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是否也在同时进步呢?
在亲朋戚友眼中,我自小已不在正轨,不按常规,没有在他们认为的正途好好生活。然而我从来也没刻意偏离正轨,只是走在某个路口时不经意转了个弯。(www.txax.net)于是,我忽然离群了。可是,这条路没有别人想像中难行,只是跟他们有点不一样。
在多年前选择去广州读书,当时已遭别人另眼相看,家人觉得一个人去广州太危险了,家人的担心一切一切其实是正常不过的事,我来到广州真的没有感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后来还爱上了广州的生活,爱上了广州的一切一切。
人是惯性的动物,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会不其然认为生活就是要这样。自自然然也觉得其他人也要这样。若然我的“不一样”不被了解的话,我真的不介意。
在广州读书时认识了一班好同学好朋友也接触了淘宝,在广州回来后还是没安守本份好好地工作,不久已开了一间淘宝店,可惜苦战了一年终于在各种压力下关店了,但当时在我不服输的性格下购买了域名、空间、淘宝返利程序建了一个返利网,从此踏上了站长这条苦逼的人生道路,做了站长后不眠不休地做推广网站工作,当时没有任何香港朋友的支持,半年了,返利网的生意也非常少,我觉得只肯付出一定有回报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Facebook找到了几家在香港做淘宝代购的公司合作支持,自此返利网生意额不断上升。我常跟别人说:“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就一定会做到。别人说自己不行,不代表我真的不行,只是那个人对我没有信心吧了!”
可惜好景不长,有一天收到淘宝的电邮要求我的返利网备案才能继续合作,但我的域名在香港购买的,证件也是香港的,如何备案呢?到处查找备案方法,也有很多人联系我可帮忙备案,但为免被骗已婉拒,返利网从些就消失了。
我真的很喜欢做网站,李明博客从此诞生了,为了答谢做淘宝和返利网时支持过我的朋友,名品特卖网也同上线,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李明,谢谢!
李明会坚持下去的,就用行动去把别人认为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就用行动去让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向人生的正轨,让自己成为自己人生的唯一CEO吧。
做自己的靠山 做自己人生剧本里的“狠角色” 李嘉诚:做自己命运的行动英雄猜你也喜欢:2006营销热度
2006营销热度观察(营销,研发,企业,中国企业,模式) 在中国市场2006年的营销中,预期国际跨国公司在系统性优势继续保持的前提下会在本土化营销战术方面有所拓展,中国本土公司重视营销推广策略的既定模式变化不大,以下五个方面特别值得观察:
其一,企业组织营销,属于高热领域。
以社会责任和国际化为契机的组织营销非常强劲,中国企业的决策者们会投入更多的钱去推销和树立企业的形象,而不只是产品的品牌。
作为WTO过渡期结束最为重要的一年,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将会加大对企业在中国社会的形象塑造的投入。但是比较而言,国际公司的组织营销行动的慈善色彩还是明显强于中国企业,中国企业的组织营销则有比较明显的功利色彩。
其二,细碎的市场营销,属于中低热领域。
中国市场已进入深度细分时代,这意味着厂商需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无论耐用消费品还是快速消费品,需要界定出更为细碎微小的目标消费者市场,而整体的市场规模来源于这些细碎市场的高效拼合,相应地这一发展需要厂商发展出更为丰富的品类与产品品牌,并设计出更为精细的分类营销4P要素。
2006年这将仍然是一部份有潜力的企业的营销操作模式而不是主流大企业的操作模式,因此深度细分会为更多人所知,但是实践者相对还是比较少。但是实践者将显著地拥有在商业表现方面的业绩。
其三,营销导向的研发模式,属于中热领域。
在政府宏观面的自主创新政策驱动和企业微观面的竞争考虑之下,研发创新口号在2006年达到一个高潮。而营销导向的研发模式,将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概念研发、持续的产品测试、基于实验性市场投放反馈基础上进行产品改进,作为研发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使得研发不再是与营销平行甚至高于营销的一个环节,同时研发部门中也需要出现更多既懂技术也了解市场并与营销部门紧密协同工作的营销工程师。
在2006年的实践中,大部分的企业主要从加强创新投入的方面去强调,比较跨国公司的营销导向的创新管理模式,中国企业对于创新管理革新的重要性的意识将主要限于一部分前卫型企业。 猜你更喜欢:20岁的迷茫(孩
20岁的迷茫(孩子,自己的,未来,的人,人生)
站在人生中的20岁,人生仅有的20岁,我常常感到迷茫,在这个渐渐地所有事都要自己考虑的年岁里,害怕迷失却又对未来有着各种幻想。
不是各种二代,或者说是最平凡的二代,没有温饱的挣扎却也没有左右逢源的机遇。在这人生的第二个十年里,我第一次开始自己思考人生,不因为小升初,不因为中考,不因为高考,不应为任何一个看似能左右自己人生的考试,这才发现,过去的年月里,过半都是活在上一代的期盼里,模糊的标准里。在这不上不下的年纪,会怀念以前的生活。这其实很可悲,因为我怀念的或许是不需要自己思考未来的生活,或者说对于未我太过迷茫。学习了十几年,我知道数学题怎么做知道物理原理化学反应英语语法,去不知道自己的路,不知道自已能创造什么样的未来,很多人说未来是你自己的啊,当然你要自己想,但我说的未来不是说一份稳定收入,一天复制一天的生活;不是跟一个经济条件好的人结婚;不是再等个几年结了婚生孩子然后用那个稳定的工作养孩子;这样的生活会让我不禁想反问一句:那我自己本身呢?我的人生目标去哪里实现?我所说的未来,确实要有一份工作,但是是一份让我有激情让我有斗志让我快乐的工作,但我常常会被告知“哪有这么理想”;我所说的未来却是要有一个伴侣,但是是一个彼此理解各自的追求,彼此能找到归属感,能一起创造生活的人,但我常常被告知“真正的婚姻不是言情小说”(我事实上不看言情小说):我所说的未来的确要有个孩子,但是一个将来能为自己而活的孩子,但我常常被告知“到了那个年纪就应该有孩子”……这其实是很多人的生活,最初的十几年我们早早的学会背古诗,做算术,考试争第一,成绩好的孩子是好孩子,然后我们不停地考学校,要上好的学校,似乎那里就是我们的梦想,到了那里继续学习继续考学校,然而现在,站在人生的20岁上,我开始越来越多的自己思考的时候,我发现曾经的那个六年三年又三年,不过是在跟随“大多数人”的脚步。
20岁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在原本应该思考未来的时候背唐诗,原本应该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时候做算术题,在原本应该停下脚步看靠远处的时候备战各种考试。其实每个考试都有存在的价值,但不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为任何考试花费数十载的光阴都是事倍功半,这才是懒惰,毫不停歇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却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就比如说一个人他热爱文学,却因为外界的压力不得不学好数理化,然后选择了理工科,结果在未来的路上就只能祈求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或许很理智的好好做好每件事,但件件让他疲惫,这只是一份工作,用来挣钱,而不是一个个他激情给他动力的事业。
20岁的时候,我很迷茫,有时还有些无奈,自己养活不了自己,父母在帮自己交着大学的学费,世俗的眼光会告诉我美国日本很多地方的孩子在20岁的时候自己交学费,能挣钱有事业,可以自己去旅游,对生活有激情,爱自己的工作……而我,想进修,自己没钱,父母的负担也很重,所以还是自己干书吧,想旅游,自己没钱,父母的负担也很重,所以还是以后吧,想独立生活,自己没钱,还是免了吧。所以,你若不是一个高配置的二代,也不是那些已经成功的少年,那人生的20岁,唯一的20岁,是时候想想未来了,有时候想的多了会觉得自己落后了很多,甚至没有发光点,但就是现在,开始发现问题的现在,时能做出改变最早的时候。
忠于自己的内心,才能强大。很多长辈(那些花钱供我们读书的人),觉得音乐美术是不务正业,初中语数外高中数理化才是正确的路;他们会张家长李家短的说谁家的孩子成绩不好,不甘示弱的家长就要求孩子把书念好,不想了解他是不是喜欢别的擅长别的。他们也看不起转科的孩子,觉得他们都是玩乐之人,所以专科学校就真的不受重视,恶性循环中,是下一代在接受影响,其实他们是学费的支付者却不是教育的投资者,他们或多或少的受外界看法的影响,而我们很多的受他们想法的影响,因为这时候我们还未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