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荣海:企业如同学校(海星,的人,管理,学校,产业)
历史在荣海身上某种程度地重演。
过去,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位教师,他要教学和管理40多名学生。如今,作为海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他要领导和管理40多家公司。
“管理一个企业可能和教学一个班不太一样,虽然有这么多的子公司,但在管理上,我可能还只是管理那么几个人,是层次化的管理。但教学一个班是扁平式的,是直接面对学生。可以这么讲,现在,我相当于一个‘校长’的角色。”
不过,与普通意义上的校长不同,荣海所创造的,不是高学历的人才,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截止到去年,海星集团总资产为39亿元人民币,利润1.5亿元人民币,荣海个人资产达2.18亿美元。
企业如同学校
荣海这位“校长”所领导的海星集团到目前为止,拥有一家上市公司、40余家控(参)股公司、2家海外公司,形成计算机信息产业、现代饮品、连锁超级市场三个核心产业。同时,其还涉足房地产综合开发、生物制药、高效农业、绿色产业基地、教育地产建设、装饰、体育、娱乐等行业,并参与了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近几年,海星还进入了证券、信托投资、金融等行业。
各不相关的产业,让人眼花缭乱。
对于管理产业如此庞杂的“学校”,荣海把每一个需要直接面对的下属都看成是“班主任”:“也许个人的性格和爱好以及经历都不同,但所有的班主任都得服从学校的宗旨,学校的校规。如果不去服从校训校规和学校基本的核心价值观,那说明你可能是一个非常色彩斑斓的人,在个性上有非常突出的特点,但你不可能会成为这个学校非常优秀的老师。”
事实上,就像老师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一样,对于优秀的管理者,荣海也是相当喜欢:“做得好的人都是按照业绩来评估的,业绩好的人当然会受老板的青睐,这是理所应当的,也是应该鼓励的,如果一个老板对业绩不好的人反而青睐,那个企业一定有问题。”
猜你也喜欢:欧·亨利名言名句(亨利,短篇小说,都是,沙粒,他们的)
欧·亨利名言名句(亨利,短篇小说,都是,沙粒,他们的)
欧·亨利(英语: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有时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他少年时曾一心想当画家,婚后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后因在银行供职时的账目问题而入狱,服刑期间认真写作,并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
1.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虽然希望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2.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
3.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
4.一旦热爱艺术,什么奉献也不难。
5.可这个城市却像一大片无底的流沙,每一颗沙粒都在不停地沉浮,今天还浮在上面,明天又沉到污泥秽土里。
6.我们最后变成什么样,并不取决于我们选择了那条道路,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7.随着铃声,这第十二家的门开了,女房东来到门口.她给他的印象是一个令人讨厌、吃得过饱的蠕虫,虫把肉啃光了,单剩个空壳,此刻正在找可吃的新房客来填补那个空间。
8.人的眼睛都是探照灯!(这就是说,眼神都是心里的一种暗示,都是可以捕捉的密码。)
9.以前,这里面也许搁过花草。果真这样的话,那些花草准是在污浊腐臭的空气中枯萎死去了。
10.灿烂的生命中一个忙碌的时辰,抵得上一世纪的默默无闻。
11.这里面也许搁过圣徒的塑像,但是不难想象,妖魔鬼怪早就在黑暗中把他们拉下来,拖到底下某个供应家具的地窖里,让他们待在邪恶的深渊里了。
12.外面狂风怒号,细雪从罅隙里钻进来,寒气围攻着六个落难者的背脊。
13.他们用快拍子唱着《甜蜜的家庭》;他们把门神装在帽盒里随身携带;他们的葡萄藤是盘绕在阔边帽上的装饰;他们的无花果树只是一株橡皮盆景。
14.可这个城市像是一片无底的大流沙,不断地移动着它的沙粒,今天还在上层的沙粒,明天就沉沦到黏土污泥里去了。
15.她的微笑叫山茱萸在寒冬腊月都会开花。
16.不论白天黑夜,我们都难舍难分,好比达蒙和派西斯。
17.她的声音来自喉头,而喉头也仿佛长满了舌苔。
18.那条毡毯已经完全走了样,就连原先再制造它的织机也认不出它来了。
猜你更喜欢:笨小孩10(父母亲,大人,家里,种地,农业)
3 笨小孩10(父母亲,大人,家里,种地,农业)
3月6日,愚耕终于平安回到家里,父母亲大人在愚耕面前表面上不动声色,若无其事,象是愚耕这次根本就没去深圳,而只是突然从家里失踪了十天,十天后,又突然回来了,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正好表明父母亲大人对愚耕极度失望。倒要看看愚耕作的是什么打算,父母亲大人几乎是把愚耕当做成天生有缺陷的人,才这么容忍了愚耕。愚耕还嫌让他们操的心不够,真是家门不幸。 愚耕也是恍然大悟,觉得他这次去深圳毕竟只有十天时间,事过境迁后,象是没有发生过什么。愚耕在父母亲大人面前,同样表现得很平常,装作没事人一样,好像存心要当残疾人,实质上却暗潮汹涌,一触即发。 后来在形势压迫下愚耕不得不噜噜苏苏地向父母亲大人透露,欲要在家里搞点什么家业的想法,哪怕种地也行。愚耕不认为他还有什么资格让父母亲相信他能在家里做成点事。明显信心不足,几乎想象不出他在家里搞点什么农业会是什么样子。好像父母亲大人能让他在家里成为什么样子。就只能成为什么样子。 母亲大人一听说愚耕想要种地,立刻就尖叫起来,冷嘲热讽,气急败坏,雌性大发,是不是想死了嘿!以为愚耕这是存心要给她丢脸,要让家里倒牌子。竟还好意思说出口来,甚至以为愚耕这根本就是为了要赖在家里不出去打工找借口,痴人说梦,信口开河,不切实际,村子里哪个会愿意种地,鬼都懒得种地。 愚耕见此痛心疾首,再也无心坚持种地的想法,情知只要得不到父母亲大人的支持,他就别想在家里有什么作为。父母亲大人认定他只有打工一条路,呆在家里就是死路一条,这不仅仅父母亲大人的看法,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愚耕学了四年农业,又在外面打工有着非比寻常的经历,对农业怀有深厚感情,使得愚耕对这种社会现象特别敏感。愚耕怀疑哪怕他勉强能在家里搞点什么农业,也无法让他的生命处于一种常态,愚耕不敢保证如果农业不能让他的生命处于一种常态,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对农业感兴趣吗?愚耕如果不能让他的生命处于一种常态,那他的生命无论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他都会深感不安。如果不能过正常的生活,那就要过最不正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