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語言藝術家們,最近一定很寂寞。
距離“一整個愛住”文學過氣已經半個月了,可新的流派還沒被發明出來。
還記得當初這個流派給我的震撼——夸新衣服不說好看,“咱就是說,這件衣服,一整個給我仙住了”;
夸鄰居家的貓不說可愛,“一整個就是說,被瞬間治愈到了的這么一個狀態。”
作為始終跟不上潮流的“老年人”,看到它在網上迅速出現后又迅速消失,我的心情很復雜。
一方面耳根子終于清凈了,另一方面又有點悵然若失。
已經數不清這是今年第幾個新興的互聯網文學流派了,相同的是我每次都是一臉困惑地點進去,再一臉痛苦地出來。
除了他們說話時的唾沫和打字時的手指頭之外,只想感慨:“這世界變化快,我真的學不來。”
如果要給2021年做個總結,那么“互聯網文壇元年”絕對是標簽之一。
流行梗的草莽時代已經過去,假如你只會在句子里隨機插入“拿來吧你”“曹縣666”,已經要被電子文壇開除了。
“無語文學”“丫頭文學”“膨脹文學”……正在狠狠地接管你我的生活。
爐火純青地說出一整套句式,才算是文豪的初級階段。
去年11月,凡爾賽文學以無比privilege的身姿橫空出世,打響了互聯網文學進化之路的第一槍。
凡爾賽文學范文之一。
而如今,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前陣子馬東在某個綜藝上說,“跟不上網絡用語,不是老年人的核心困擾”。
媽媽們顯然比我智慧多了。因為試圖學習互聯網文學,已經成為了我的困擾。
之所以醒悟這件事,還要從開頭提到的“大無語文學”說起。
作為社交圈里公認的2G沖浪人士,我在隔三岔五蹦出一套新興詞匯的朋友們面前,常常感到格格不入。
那天我花了半個小時,研究當代語言藝術家們的最新作品。
結果咱就是說,是被狠狠糾正了的一個狀態。
“一整個大無語”,作為當代語言藝術的初級公式,看似簡潔易懂。
但實則高深莫測,任何微小的差別都會導致語義的偏差。
“中文語序不影響閱讀”是屬于舊時代的規則,無法適用在電子文壇領域。
比如——“一整個”是互聯網文學,而“整一個”就變成了東北文學。
“咱哥倆整一個。”
太累了,一整個是累拉了的大動作。
我萬萬想不到,畢業多年后我居然要再次重修語法課。
不是為了高考英語多得上幾分,只是為了在上網沖浪時少走一點彎路。
互聯網文學們,不要跟我耍這些小把戲,現在我只想狠狠把你給辦了。
如今網上已經有不少關于互聯網文學的教學。
而“大無語文學”,堪稱流行語界的黃金課程。
“家人們”“咱就是說”……在組合語法上稍有偏差,很容易就淪為含義不明的普通口頭禪。
也就喪失了它作為流行語文學的精妙。
比如我們來看一道改錯題——“這整個就是被大安排的動作”,錯在哪里?
“知識點,‘就是’在實際應用中要放在語句的前置,相當于英語句子中的‘the’。”
@精致太郎
而“大”作為一個形容詞,只能跟在名詞后面。
“是‘被安排的大動作’,而不是‘大安排的動作’。后者顯得你對這個安排很不滿,屬于一種比較低情商的發言。”
當然,我估計大多數人像我一樣,壓根就沒聽懂。
但也沒關系,畢竟語言教學的宗旨就是搞不懂句子成分的時候,也可以靠死記硬背拿到幾分。
“你只要記住,‘這就是一整個xxx的大動作’是個固定搭配。”
至于什么是固定搭配呢?意思就是它的搭配要固定。
哦不好意思,廢話文學老師亂入了。
除了初級班,還有進階班。
比如上半年爆火的“privilege文學”,就因為其極高的造句自由度,引發了網友們的學習熱情。
句式其實很簡單,只要在正常的敘述前面加上“既然提到privilege”,結尾加上“我的高傲盡數體現”。
難點在于對例子的合理運用,以及對詞匯細節的雕琢和取舍。
比如想要不露聲色地炫富,不能直接說“我在市中心有房”。
要選用“天天走路十分鐘到公司”這種細節,既凸顯了深厚的財力,也暗示了生活的悠閑。
但又不能太過隱晦,不然反而會被誤解為鼠目寸光。
“帶薪刷微博算什么privilege?哦失敬,原來是老板本人。”
“寶,你怒斥我的樣子那么擲地有聲,我真是太喜歡啦。”
互聯網文學正在超越語言本身的范疇,逐漸統治人類的智識。
具體體現為,你說什么樣的話,就會暫時變成什么樣的人。
就像《降臨》的女主角原本是學習一門外語,結果學著學著就能預見未來了。
好家伙,我直接一個好家伙。
“好煩啊,家里的別墅太大,連收快遞都不知道怎么跟小哥報門牌號。”
隔著屏幕,都能聞到8000平米豪宅中那股屬于凡爾賽玫瑰的芬芳。
“咱們就是說,我對你屬于什么,王八看綠豆的一整個,般配住的狀態。”
真的家人們,蘭花指已經在胸口蠢蠢欲動,隨時準備來一個大動作。
@OhmyLady花花
“上次看到這么好的文章還是上次,怪不得說能力越大,能力就越大。”
沒得說,互聯網魯迅的形象已經穩了。
盡管大多數互聯網文學,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在網上廣泛傳播的。
卻意外地產生了通感的效果,堪稱是21世紀的語言學奇跡。
不得不說,電子文壇的發展是飛速的。
僅僅一年時間,就已經進化到了由點及面的高級狀態。
紛紛形成了自成一派的話語體系,而且每個流派都能無縫銜接到日常生活。
“占領你大腦的是我,怎么,不滿意?”
當我面對互聯網文學。
比如最為經濟適用的廢話文學,能流暢地被應用于各種場合。
我懷疑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它遲早會變成世界上第5652種語言。
面試時大腦一片空白?沒關系,廢話公式解救你冷場的尷尬。
“針對于您提到的某某問題,確實是我在前期工作中遇到的很重要的問題。我工作時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應當如何解決。”
@季老師講求職
過年回家遇到愛打聽的親戚?不要怕。
只要你準確掌握重復的藝術,就能實現回答但又沒完全回答的效果。
“你工作賺得多不多?”“能賺多少就賺多少唄。”
“小李都有兩處房產了啊?那可比一套房產還多一套呢。”
@不是丹妮
有時候,不同文學流派之間還能進行雜糅。
比如廢話文學和大廠黑話放在一塊,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我們要提升APP的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好了,用戶就用的更好了。”
上次聽到這么讓人失去耐心的話,還是在上次。
@互聯網臧老師
兩個截然不同的語態碰撞在一起,還能有意外驚喜。
就比如丫頭文學+卑微文學,完美適用于職場上跟甲方的交流。
“寶,你扔掉我策劃的樣子好性感。但是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別讓自己后悔,給我一稿過。”
這種若即若離、糾結難當的感覺,非互聯網文學所不能及也。
說到這里,我終于懂了。
并非人類創造了互聯網文學,而是電子文壇之神正在進行文明改造。
這些語態就像復制錯誤的DNA,原本只是小范圍存在;
但在網友、博主們的不斷重復中,每一個都迅速蔓延到了全網。
從凡爾賽文學、丫頭文學,到privilege文學到廢話文學,傳播路徑都是一樣的。
因為某個沙雕或熱點事件,引發全網的吐槽。
開始是網友自發玩梗,但發酵到一定程度之后,專業人士紛紛下場。
丫頭文學火了,于是每一個文字博主都在刷屏“頭像是我不滿意”;
廢話文學火了,短視頻平臺上的第一熱評絕對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看到生活博主“絕絕子yyds”不離口,開始還覺得這人怎么不能好好說話?
最后發現離了它已經不會說話,這才真是救命笑死我人沒了。
以流量為動力,不同流派來了又去,交替支配人們的詞庫;
終于誕生出了“大無語文學”這種怪物——既沒有具體的事情為依托,也沒有實際含義。
如果說privilege文學是在諷刺炫耀者,哥哥文學是在諷刺“綠茶”;
那么大無語文學才是真正做到了萬物不是我,萬物又皆是我。
“咱就是說”“一整個xx的狀態”,可以用在任何表達上。
甚至降低了博主們二次創作的門檻。
之前的流派還要絞盡腦汁想段子,試圖從同樣的流行語中挖掘出不同的笑點。
而大無語文學,只要在視頻里重復“咱就是說”“狠狠愛住”,配上手舞足蹈的動作,就能輕松收獲百萬點贊。
在到處都是它的那段時間,我甚至懷疑再過10年這種語態說不定已經成為了人類官方語言。
就連新聞主播在播報天氣新聞的時候,都會變成“咱就是說,全國各地的秋天,給我一個大消失的一個動作!”
@頓珠
結果它不過跟之前的那些互聯網文學一樣,都只是一陣風。
榨干為數不多的剩余價值之后,博主們就紛紛散去追尋下一個流量密碼。
唯一受傷的大概只有像我這樣的人,根本搞不懂“咱就是說”到底哪里好笑。
卻莫名其妙被這些廢話包圍了半個月,5秒鐘能聽懂的事情硬是要浪費掉1分鐘。
而如今,我也慶幸于這套“大無語文學”已經過氣。
盡管下一個流派就在路上,但至少能在鋪天蓋地的廢話之間獲得喘息。
當大家都開始對“狠狠愛住”感到厭倦,我只是一個早知道的眼神,高傲就已經盡數體現。
反正上次看不懂某個全網熱梗的時候,也不過就是上次。
流行語大意了就分享到這里,想看更多十大流行語出爐、無語的流行詞就天下美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