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捐出去

捐出,捐出去

日期:2018-11-30 23:38:29    编辑:郑富比    来源:互联网

致敬 | 95岁的她,捐出3568万,只为中国诗心生生不息
致敬 | 95岁的她,捐出3568万,只为中国诗心生生不息

她是白发的先生,也是诗词的女儿,

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更是众多诗词爱好者的指路灯塔。

近日,95岁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

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

去年6月,她就将北京及天津的

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

全部捐赠给了南开大学,

同时还把版税、稿酬一并捐赠,

用于设立“迦陵基金”,

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

加上此次捐款,

目前叶嘉莹先生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为何将毕生积蓄捐赠?

看完她的诗词人生,你或许会明白……

01

叶嘉莹先生,号迦陵,

2008年,获得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2013年,获“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2016年,获2015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她是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

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诗词二字,

令人觉得岁月静好,时光温柔。

可叶嘉莹这一生,是诗词的一生,

更是不幸的一生,

少年丧母,晚年丧女,中年婚姻受难,

半世凄寒,难能安稳。

在她整个生命历程里,似乎全部都是生离死别。

生活给予她最沉痛的打击,

但她仍昂然屹立,独撑不倒。

她这一路走来,

命运多舛却才华纵横,

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

无论前方如何凄风苦雨,她始终执着而坚强。

算来先生教书育人已70余载,

一生劳瘁竟何为?

先生愿做诗词“摆渡人”

她写道: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

只要年轻人能把我吐出的丝,

织成一片云锦,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

就足够了。)

如今先生95岁高龄,满头华发,

但举手投足间,

皆有文人的儒雅气质,卓越风采。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她站在那里,就是诗词最好的诠释。

02

1924年,

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她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后裔。

叶嘉莹3岁时与小舅李棪(左)及大弟叶嘉谋(右)合影

祖父为光绪年间翻译进士,在工部任职;

父亲任职于中国航空公司,

母亲曾是一所女子职业学校的老师。

生在这样一个既有旧学传统、

又有开明风气的家庭,

叶嘉莹从小受到了健全的教育。

父亲教她英文,

姨母教她《论语》、算术、习字,

伯父对她影响最为深远,教她读诵唐诗宋词。

在古雅宁静的庭园内,藏书颇丰,

叶嘉莹整日泡在书堆里,

打下了读古文的坚实基础。

但因此她也失去了童年,

除了诗书,她的世界没有其他乐趣,

像那时小孩子会的游戏,

荡秋千、跳绳子,她都不会。

这样关在家门中长大的日子尽管有诗书相伴,

可毕竟孩童,自然倍觉寂寞。

15岁那年,叶嘉莹写下一首《秋蝶》,

聊表孤独之感: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后来读高中,叶嘉莹才学出众,

老师称赞:“诗有天才,故皆神韵。”

只是这样吟诵诗词的静好岁月,

总是留也留不住。

1937年“七七”事变后,

战乱四起,叶嘉莹一家亦颠沛流离,

父亲跟随当时的政府向南撤退,

这一去就是四年杳无音讯,

而对于叶嘉莹来说,

人生更大的变故,还不止于此。

1941年,叶嘉莹考上了辅仁大学国文系,

本该欢喜的事情,

可噩耗来得那样快,令人措手不及。

“我母亲本来身体还可以,

只是她腹中长了一个瘤,

去天津租界的医院开刀时,血液感染了……

在天津到北京的火车上,我的母亲去世了。”

这一年,叶嘉莹仅17岁,

父亲下落不明,母亲撒手人寰,

单留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1941年,母亲去世后叶嘉莹的戴孝照

“我最痛苦的一段回忆,大概就是听到钉子,

一下一下敲进棺木的声音。”

叶嘉莹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人生第一次如此窘迫和悲苦,

她含泪写下了《哭母诗》,字字泣血。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节选

幸运的是,伯父伯母伸出了援助之手,

叶嘉莹的学业并没有中断,得以顺利毕业。

只是身逢战乱,又有丧母之痛,

叶嘉莹的哀伤可想而知,

“窗前雨滴梧桐碎,独树寒灯哭母时。”

“离乱那堪说,烟尘何日休。”

这些飘着凄风苦雨的诗句都是她心情的写照,

但这样的遭遇,也仅仅是她艰辛世路的开始。


03

叶嘉莹虽深谙诗词中的儿女情长,

可她自己却从未真正恋爱过。

读大学期间,她很少和男生讲话,

有男同学给她写信,她也从没回过。

至于原因,叶嘉莹引用了一句吕碧城的词:

不遇天人不目成,

但这人一直没有出现……

当时有一位很欣赏她的老师,

将自己的堂弟赵钟荪介绍给她。

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

赵钟荪几次向叶嘉莹求婚,她始终没有答应。

后来有人为赵钟荪在南京谋了个职。

赵钟荪又一次提出与叶嘉莹订婚,

并说:你不答应我,我就不去。

因为一直没交往过男朋友,

赵钟荪对自己又不错,

叶嘉莹又不愿赵钟荪真的因为自己而失去南京的工作,

像是士为了一种义气,

她一时“好心”,便答应了。


1948年3月,叶嘉莹来到南京,

和赵钟荪结婚。


1948年叶嘉莹结婚照

同年11月,二人去往台湾,

生活看似安稳,

但一段更为波折的路途正等待着他们。

1949年,台湾的“白色恐怖”弥漫开来,

赵钟荪因种种原因入狱。

次年夏,

叶嘉莹和尚未断奶的女儿也遭到牢狱之灾。

幸而不久后,

叶嘉莹和女儿被释放出狱,

但她工作没了,收入没了,宿舍也没了,

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无奈之下,叶嘉莹投奔到丈夫的姐姐家。

白天,她就抱着女儿到外面的树荫下转悠,

以免孩子吵到人家。

夜里,等大家都睡了她才回屋,

铺一条毯子,和女儿睡在走廊的地上。

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

但为了女儿,她告诉自己不能垮。

这时候,她把自己经历化为一首首诗词,

一句“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写自己的漂泊流离;

一句“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写自己遭遇的人祸和无助;

一句“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写自己寄人篱下的隐忍和悲哀。

后来经一个亲戚介绍,

叶嘉莹去了台南一家私立中学教书,

这才安定下来。

叶嘉莹在台湾时为学生讲课

就这样,她一边带着女儿寻找机会教学求生,

一边打探着丈夫的消息,

三年之后,赵钟荪终于平安返还,

只是归来之后,并没有带来团聚的喜悦,

而是又一次苦痛。

三年的牢狱生活,

让赵钟荪性情大变,一改从前模样,

他不再温文尔雅,变得异常暴躁,

轻则谩骂,重则家暴。

叶嘉莹受不了这个世界的无情和残酷。

甚至想过带着女儿结束生命。

最绝望的时候,

是王安石的一首诗,给了叶嘉莹精神的慰藉: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

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叶嘉莹想通了,她告诉自己,不要怨天尤人。

“我只是默默承受,但是我不跌倒,

我还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要走的路”。

她谅解了丈夫的遭遇,谅解了丈夫的脾气,

可令叶嘉莹寒心的是,

当她生下第二个女儿之后,

丈夫对她却更为冷漠,没看一眼便离家出走……

04

婚姻破碎了,

可她和两个女儿的生活还要继续,

叶嘉莹咬紧了牙关:

无论我经历多少,

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要活下去。

生存万般艰难,但每当翻起诗词,

古人的诗作和经历总会给她些许安慰,

让她有了力量和这个世界对抗。

好在,命运总算迎来了转机,

1966年,42岁的叶嘉莹受邀到美国讲学,

后来又接受了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

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这段教书的时光温暖了叶嘉莹支离破碎的心,

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她便神色飞扬,

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忘却了所有烦恼。

叶嘉莹在温哥华为幼儿讲古诗

这样的生活是她最快乐的日子,

有喜爱的诗词,

有教师的工作,有喜欢她的学生,

她以为从此这便是一生,

但没想到,不幸再一次降临了。

1974年长女婚礼,右二为叶嘉莹

1976年,

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亡故,

52岁的她白发人送黑发人,

从此死生不能相见。

那些天,她把自己关进小屋里,

不说话也不哭泣,

泪水早已流尽,悲痛化为无声,

她只能把对女儿的爱和思念写成一行行诗句。

17岁那年她绝望地写下《哭母诗》

现在她又绝望地写下《哭女诗》:

结褵犹未经三载,忍见双飞比翼亡。

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

——其一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其二

叶嘉莹这一生,

历经世事无常,

各种生离死别好像都尝了一遍,

但即使是这样,她也熬过去了,

她将痛苦深藏心中,倔强地面对一切:

惆怅当年风雨,花时横被摧残。

平生幽怨几多般,从来天壤恨,不肯对人言。

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历经了百般不幸,叶嘉莹顿悟了:

“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

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这是她的恩师顾随的一句话。

极大的悲哀和痛苦,

会让你对人生有另外一种体会。

而叶嘉莹的体会,

就是要用余生来弘扬诗歌文化: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05

从离开北京之后,叶嘉莹就一直惦念着故乡:

怀念北京那古老的城,古老的家。

在加拿大工作那些年,

她时刻盼望着能重回故国,

“我常常梦见我的老家北京,

我进去以后院子还在那里,

所有门窗都是关闭的,

我也梦见我的同学到我老师那里,

就是后海附近的位置,芦苇长得遮天蔽月,

就是怎么也走不出去,

我梦见我在课堂上听我老师讲课,

我也梦见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

1972年,加拿大与中国正式建交,

叶嘉莹马上开始申请回国。

1974年,

叶嘉莹终于踏上故土,她是哭着回来的,

激动之余,她写下了长诗《祖国行长歌》: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银翼穿云认旧京,遥看灯火动乡情。

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

——节选

叶落归根,叶嘉莹求的不是安定,

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她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梦想,

就是让中国的诗词文化发扬光大,后继有人,

她写道: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这一生岁月如梭,很容易就走到了尽头,

但她有一个“千春犹待发华滋”的“痴梦”,

在千年以后,

愿自己种下的莲子还能开出莲花。

1978年春,叶嘉莹给中国教育部写信,

申请回国教书,得到批复后,

开始了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的忙碌生涯。

最初在南开大学讲课,

叶嘉莹的课程是讲授汉魏南北朝诗。

那时她55岁,

地点是一间约可坐300人的大阶梯教室,

初次讲课,盛况空前,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

叶嘉莹穿着蓝色中式上衣,站在讲台上,

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仪态高雅激情四溢。

她在讲台上吟诵诗词,并非单调地读,

而是用一种古声、古韵、古调,

真正抑扬顿挫地唱吟出来,

很奇特、很个别,

让刚经历“文革动乱”的学生们顿时惊为天人。

一位学生回忆说:叶先生在讲台上一站,

从声音到她的这个手势、这个体态,

让我们耳目一新,没有见过,真是美啊。

叶嘉莹在黑板上的板书也很好看,竖排繁体,

边说边写,速度很快,学生们听都听呆了。

从那儿以后,一传十,十传百,

很多外校的学生也赶到南开大学旁听,

教室的台阶和墙边都挤满了或坐或立的人,

甚至窗户上都坐着学生。

临时增加的课桌椅,

一直排到了讲台边缘和教室门口,

以至于叶嘉莹想要走进教室、

步上讲台都十分困难。

后来叶嘉莹离开南开时,

最后一晚为学生们讲课。

当铃声响起时,没有一个人离开。

她与学生们,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

直到熄灯的号角吹起。

叶先生感动之余作诗一首: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临岐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

学生对她的喜爱,从中可见一斑。

06

自此20多年间,

叶嘉莹在加拿大和中国之间来回奔波,

她的身影出现在天津大学、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

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辽宁大学、

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

等数十所高校里。

在湖南湘潭大学讲学

此外,她还举办了数次

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系列专题讲演。

凡开讲时,必定人头攒动,从七八十岁的学者,

到十七八岁的青年,无不喜爱赞许。

叶嘉莹的足迹不但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更是跨越世界亚欧美三大洲,

她向全世界播撒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美学种子,

向海内外学子们讲授中国的古代诗词歌赋。

而做这一切,她全是自费,

在国内讲课也不要任何报酬。

她说:

我是心甘情愿回来的,不能跟国家要一分钱。

1990年,

叶嘉莹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正式退休,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培养国内古典文学人才的事业上,

1993年,

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

(1997年改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带出了一批硕士、博士生。

她还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

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用于国内古典诗词方面的人才培育。

不仅如此,

叶嘉莹还很注重国内少年儿童的古典诗词教育。

叶先生说:

诗词,是国魂,

可现在的青少年一般都不喜欢去读,

因为古文难懂,又有诸多典故、历史背景,

其中的好处他们看不出来,

所以我要讲,希望能够将诗词的好处传达给他们,

只要有人愿意听,只要我的能力还可以讲,

我都愿意一直讲下去。

这一生,她以培育桃李、传薪授业为乐,

直至花甲,直至古稀,

直至耄耋之年仍汲汲于授业。

时光匆匆,先生已经95岁高龄,

她21岁开始教书,至今已74年之久,

她这一生都奉献给了诗词,

即便晚年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85岁还坚持站在讲台上授课,

90多岁还在讲古典文化。

她这样不计功名利禄地拼命工作,

有人问她:到底诗歌有什么用?

她坚定地说:诗歌,可以让人心不死。

她就是靠着诗歌滋养着内心。

诗词于她,近乎一种信仰。

她说:“我的人生不幸,一生命运多舛,

但从诗词里,我能得到慰藉和力量。”

即便一路苦难,但前方依然有爱和希望,

这就是文化的影响,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07

往迹如烟觅已难,东风回首泪先弹。

深陵高谷无穷感,沧海桑田一例看。

世事何期如梦寐,人心原本似波澜。

冲霄岂有鲲鹏翼,怅望天池愧羽翰。

叶嘉莹这首《春日感怀》写于1942年就读辅仁大学期间,

这个时期是她诗词创作最为丰盛的时期,

不仅是因为国难家愁,

重要的是她遇到了恩师顾随先生。

与老师顾随及同学合影,顾先生后右侧一是叶嘉莹

顾随先生门下弟子才俊云集,

如周汝昌、黄宗江、吴小如者,

都是著名的前辈学人。

而堪称先生之第一传法弟子的,

却惟有叶嘉莹。

在随顾先生学习期间,

叶嘉莹认真记下好几大本笔记,

几十年数经辗转,一直不离不弃,

1992年,根据这些笔记整理出版了

《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

顾随一代词学和禅学大家的成就才广为人知。

顾先生曾让叶嘉莹学洋文、问西学,

以便日后借他山之石,开拓眼界,

使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更上层楼,

叶嘉莹将恩师的话铭记于心。

几十年之后,

她果将顾随的诗歌理念发扬光大,

并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治学方法:

将中西文学理论结合,

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小词,

提出了全新的诗词解读。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便是她运用其治学方法汇编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

影响颇为深远。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陈洪评价叶嘉莹时说:

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

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学生如叶嘉莹,顾随先生应庆幸得人。

08

叶嘉莹教书育人,辛劳一生,

她曾任台湾大学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1966年,叶嘉莹应聘到哈佛大学做客座教授

而今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教书的同时,叶嘉莹亦笔耕不缀。

犹记得,1980年,

先生的词学论集《迦陵论词丛稿》出版,

首印一万,一销而空。

这本书从学术理念、学术方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冲击,

在词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紧接着,她的《迦陵论诗丛稿》、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著作接连出版,

在古典文学研究界亦获得好评无数。

先生倾注毕生心血,

写下了几十部诗词文集:

《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 

《唐宋词十七讲》

《中国词学的现代观》

《诗馨篇》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汉魏六朝诗讲录》

《我的诗词道路》  

《清词丛论》

《迦陵著作集》 

《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

《陶渊明的饮酒诗》

《多面折射的光影 叶嘉莹自选集》

——以上选自先生作品十二部

谈及诗词,先生曾表示:

如今最大的心愿,

一是把自己对于诗歌中生命的体会,

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

一是接续中国吟诵的传统,

把真正的吟诵传给后世。

先生所说的“吟诵”不是念诗,

更非西方所传入的“朗诵”,

它是根据中国汉字单音独体的特质,

用一种最符合其声调节奏、声律特色的方式,

将中国诗歌抑扬高低的美感传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中国人的心智启蒙,

往往是从诵念古诗词开始的,

而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

为了将吟诵留给下一代,

先生做出了不懈努力:

每次讲古典文学,必吟诵诗歌;

并录有吟诵课课程视频《叶嘉莹吟诵合集》;

她还为国内第一套儿童吟诵教材——《我爱吟诵》担任顾问……

09

一生只做一件事——

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叶嘉莹先生走遍寰宇,

演讲旧诗词的场次数不胜数;

出版说诗讲词之书之多,足称等身;

其书销售之广,亦属罕见。

她为中华古典文学所作贡献,

热心与努力程度可比宣教士,

能于今日古典式微之世,继绝学于不坠,

使中国古典诗词得以新生且更上层楼,

先生当属厥功至伟。

先生才华横溢,孜孜不倦培育桃李,

其对人生的态度更值得你我学习。

一生要经历多少苦难,方能成就一代大才,

辛酸痛楚,生离死别,先生一 一尝过,

可纵是千般不幸,她都能勇往直前。

生活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一个人只有在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无常以后,

才真正会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人生境界,

先生所展现的,

是文人真正的风骨,是学者真正的气度。

罗曼·罗兰曾说过: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就是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叶嘉莹先生,正是这样一位,

历经千种磨难、依然笑傲人间的英雄。

谨以此文,向叶嘉莹先生致敬,

祝愿她健康长寿!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U5NzMwNw==&mid=2652099796&idx=1&sn=af503245cd79142b7de72374e97f6aef&chksm=84896040b3fee956de5ebae3143a69ae9204aee3f93b1e951f2a7090c4747a5114bda02748eb&scene=0&xtrack=1&ascene=7&devicetype=android-25&version=26060736&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AABAAoACwASABMABQAjlx4AvpkeANyZHgD6mR4AAJoeAAAA&lang=zh_CN&pass_ticket=%2F5INDlP%2FSRN0Ia9W64EdL1Ad1CRqAJct%2FhqWq5UtjKRH69GUsQCyJOz1We4urBWV&wx_header=1
猜你也喜欢:领导是董事长 管理是CEO(领导,领导者,管理者,组织,是一
领导是董事长 管理是CEO(领导,领导者,管理者,组织,是一个)

我们处于一个极度缺乏领导力的时代,领导力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中国企业更是如此。由于缺乏领导力,中国的企业不仅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下风,而且在从一个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是充满荆棘。

   “领导”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领导人,领导者,即组织中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其二,是把领导作为一项管理工作、管理职能,通过该项职能的行使,领导者能促成被领导者努力地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领导者和管理者,领导职能和管理职能,它们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经典管理学理论认为:好的管理者必定是好的领导者;但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一定就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因为一个管理者除了要做好领导工作外,还有其他许多工作要处理。

领导职能只是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这一事实并不证明他同样也能够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反之,一个人可能是一个领导者,但是却不一定是一个管理者。当然,特别优秀的人例外。然而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却指出:在现代管理中,领导工作与管理工作越来越分离了,一方面管理越来越具体,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对有关的人、事、物、时间和信息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另一方面,领导工作更需要超脱于具体的管理,以便从全局出发,用战略的眼光和头脑进行运筹谋划,致力于战略方针的决策和经营政策的制定。因此,管理者并不都是领导者,而领导者也不一定是管理者。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观点出现了一些差异,到底那一家正确?我们认为: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管理应该是包括领导的;而从狭义来看,管理和领导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差异。 猜你更喜欢:面向阳光(青青,阳光,的人,父亲,背向)

青青不知道
面向阳光(青青,阳光,的人,父亲,背向)

青青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站在监狱的大门外流泪。每当她到达这个地方,看到那么那么高的墙,看到那紧紧紧紧闭着的门,她都控制不住眼泪的狂涌。

青青来这里是看她父亲的,她的父亲因为抢劫罪被判了14年。等到接见的时间到了,她走进了监狱的接见厅。接见厅的人依然是那么的多,有年迈的老太太,有抱着孩子的女人,有来回走动的大叔……透过监狱大厅的玻璃,青青看见了她父亲和其他人在院子里排着的队伍,他们都等待着亲人的接见,都显得有些急不可耐。

她的父亲走出来了,她赶紧擦了擦眼泪鼻涕,拿起了电话。开口的第一句话永远是不变的“最近好不?能吃饱吗?有没有收到什么欺负?”她的父亲依旧是询问着家长里短。青青明白即使告诉父亲家里的难处和艰苦也是于事无补,只能叫父亲更加忧虑。她总是一遍又一遍的说着贴心的话给父亲,她看到父亲一直皱着的眉头舒展的一些。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所有的人不情愿的放下了手中的电话,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恋恋不舍。年迈的老太太哭着低喃“儿啊,啥时候就回家了,娘怕等不到你啊。”抱着孩子的女人哄着哇哇哭的孩子叹气说“孩子他爸,你啥时能出来抱抱你孩子。”中年大叔双眼迷蒙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走远的人……青青默默的看着这一切,感同身受。

走出监狱的大门,明媚的阳光照在青青的身上,她的心一下子温暖起来。不管他们过去的人生中经历过怎么样的灰暗和阴霾,只要勇敢的走出来,阳光依旧温暖明媚。

回到学校的青青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假如你背向了阳光,你的父母将如何度过孤寂的晚年?

假如你背向了阳光,你的妻子将如何支撑破碎的家庭?

假如你背向了阳光,你的儿女将如何无忧快乐的成长?

当你面向阳光之时,你可以让你的父母安享天伦之乐。

当你面向阳光之时,你可以和你的妻子拥有天长地久。

当你面向阳光之时,你可以护你的儿女茁壮健康成长。

青青知道一个不完整家庭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知道等待家人回来的那种度日如年的心情,青青希望每个背向了太阳的人可以转过身来,面向阳光。希望面向阳光的人可以一直迎着阳光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