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不过一瞬间
记忆中的你无言
北风怒吼的深夜
想陪你一直到明天
我们好像平行线
彼此没有被改变
走过的那街
留着青春的思念
/
这些年我一调侃
依然露出你笑脸
像我们初次见面
未曾丝毫有改变
如果回到从前
爱你更多一点
回忆的画面
点燃青春的火焰
猜你也喜欢:最美的姿态(梅花,太多,有了,姿态,豁出去)
最美的姿态(梅花,太多,有了,姿态,豁出去) 美好的事物,总会伴着转瞬而逝的光华,不刺目,却铭记。
以豁出去的姿态铭记。
冬天的阳光温软柔和,很是讨喜。柔和的光从还带着雾气的玻璃穿过,斑斑驳驳的照在床上,像极了落叶的投影。小区的景色没有了嫩绿的映衬,显得单调乏味,有些死气沉沉,不知道是怎么的,一株耀眼的红映入眼帘,在没有颜色的世界里显得是那么的生气勃勃。
第一次在没有雪的地方欣赏梅花。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见过的诗句总是梅衬着雪,雪映着梅,记忆中的梅花和雪花是一体的,从来不曾分开出现过。“第一次”见到分开的雪花和梅花,禁不住是有些好奇,便有了只寻梅不踏雪的念头,这样的念头,一出现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套上衣服便跑了出去。冬天很冷,几乎没有什么路人,鞋底和干燥的瓷砖发出邦邦的声音,在静谧的路上显得尤为刺耳。
没有雪的衬托这殷红的没有似乎多了些什么,也似乎少了些什么。
梅花在太多华丽的言语把所有的平凡洗刷的干干净净,好像他天生就是该这样的傲立严寒让人们歌功颂德,以尔之志立吾之德。太多太多成为了成了附庸风雅,有了太少太少的自身感悟。看惯了书本上的描述,不需要真正见过梅花就完全可以让它在自己的笔下惟妙惟肖。很少人再重新绅士她其他的优点。仔细观察,其实不过就一朵普通的小花儿,五片花瓣,花瓣的中间点缀着点点黄色花蕊,偶尔有风吹过时,会有清清淡淡的花香绕过鼻尖,沁人心脾。
在冬天温软的阳光里,那傲立的梅花竟然有了几分柔和。
梅花傲立枝头,这是我们只要写文章就会出现的文字,就像家长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样,渗入了骨髓。其实,梅花对他自己来说,自己没有那样的伟大,好好地出芽,好好地开花,然后以完美的姿态离开树脂,飘落地面,以自己最喜欢的姿态盛放着。
不是为了别人的歌功颂德,不是为了为人榜样,不是那样奉而无私,只是喜欢在这寒冬腊月,盛放出不一样的自己,哪怕在短短的几天里,也亦是无怨无悔,因为他做的事情喜欢,她快乐。
花都是这样,人何尝不是呢?
人一生中快乐的日子也就是这么多,用掉一些也就少一些,今天铺张用一用,不顾以后不会再有,所以无论是人还是花,当你真正想要快乐的时候,是用一种豁出去的姿态。
生活亦是如此,太多时候需要我们豁出去,哪怕有时候用掉了,就再也没有了。但是这是我们最美的姿态。 猜你更喜欢:真的来不及(太多,错过,的人,时间,你可以)
真的来不及(太多,错过,的人,时间,你可以)
来不及收集夏花的灿烂,嵌入记忆的深处;来不及剪辑夏夜的浪漫,点染生命的脉络;来不及萃取夏日的热情,温暖未知的岁月。转眼间,却已惊觉薄凉环绕。点滴凉意,透出了秋的味道。
我又错过么?猛然想起席慕蓉的诗:其实我们一直都在错过,错过了昨天,又错过了今朝。
是的,我在春天错过,错过梦,错过远方;我在夏天错过,错过热烈,错过绽放。
有太多的来不及,总构想于脑海中,却湮没在时光的流水里。
世上没有梦想的人很少,但能付诸实施的人不多。
时光总是太过匆忙。
有些风景,还来不及欣赏,便已远去;有些机会,还来不及伸手,就已消失;有些情感,还来不及表达,就已相隔天涯。
太多的来不及,就在犹豫、等待、踌躇中成为永远的遗憾。
想阅读,等等吧,候时间宽裕点;想旅游,慢些吧,候气候更适宜些;想创业,看看吧,经验不足资金有限;想对心爱的人说出“我爱你”,可迟迟下不了决心,直至人家双宿双飞,才后悔不迭;想对双亲尽孝,却搁置不下发展中的事业,直到子欲孝而亲不待;想调养透支的身体,但总以为“时间就是金钱”而不肯放松自己,直至大病降临,无法挽回徒增悔恨。
人生,总有太多的来不及。时间,搁浅了太多的梦想,太多的葱郁,太多的绮丽。
想起一本叫《时间管理》的书,忍不住自问一句:我管理了时间么?
其实,生活的路上,很多人都走得稀里糊涂。人生,太过短暂,哪些需要立即做?哪些可缓缓再说?哪些该重度占用时间?哪些只蜻蜓点水即可?在人生的底线之上,懂得明晰者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是被动活着,被生活牵着走。
我不是要励志,更不是要宣扬苦行憎。我只想说出,走过的路,别让自己遗憾,更不要后悔。或许,你可以浪迹天涯,赏尽人间美景;或许,你可以在工作室苦苦钻研,赢来人生辉煌的时刻;或许,你可以在杯觥交错中豪放,享受生活的舒心惬意。只要,经过脑子判断的,经过心灵选择的,你都能让自己的手足同步跟上,而不是任其变成“来不及”。
人,往往在季节交换时,才会惊觉时光流逝;常常在出现较大的失意时,才会后悔“不行动”,感叹“来不及”。
很多时候,总是茫茫然地,日复一日。
不知,在即将到来的,带着成熟韵味的秋季,能否,少一些“来不及”?
但愿!